缺点多多。
但是,因为有明星撑场,原本只有六分的电影,也能被各路粉丝吹成八分。
更便利的是,这些粉丝往往还真的会卖一把子力气,真金白银的往电影里面填。
票房啊!
那些可都是钱!
同样都是真金白银,谁又比谁高贵?同样的一根金条摆在你的面前,你能说哪一根是高贵的,哪一根是龌龊的吗?
赚粉丝的钱,不丢人。
然而……
到了海哥这里,问题就出现了。
邀请明星的思路是对的,这没有错,错的是邀请的人有问题,海哥的思路还停留在十年以前。
他邀请的那些恶明星,都是有广泛的知名度的,这个是没问题的,但是呢,这些明星普遍都有了些岁数,大约都过了三十岁。
那么,这些明星他们的粉丝呢,也早就过了打鸡血的年纪了,他们并不会为了自己的偶像拼命的刷票房。
更何况,他们本来也没有那么的红了,所谓红,有的时候和知名度还没有一个绝对的对应关系。
比方说2000年左右走红的那一波明星,他们在那个电视还占据制霸地位的年代,他们在公众之中的知名度,都是实打实的。
这个没的说。
如果现在的时间点是2000年,那就没问题了,如果那个时候有粉丝为偶像冲票房的这种讲究的话,他们的粉丝该是战斗力最强的一波。
但是,现在毕竟是又过了十年,十年以来,这一批明星享受了第一波造星运动的红利,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呢,他们的知名度虽然足够广,他们的人气却并不够高,道理很简单,新一波的追星小年轻,不再追逐他们了。
在追星这个行当里占据高人气的,永远是那些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比如思思,比如次方。
很显然,从明星本人的年龄段也可以看出,她们普遍都比海哥挑选的男女主角年轻十岁以上。
简而言之,上一波明星的时代已经渐渐的过去了,他们可以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用这些知名度以及多年以来在圈内积累的人脉来获得比较好的资源。
但是,想要更进一步,就只能依靠演技的提高。
喜欢看他们演戏的人,根本就没有形成粉丝的这个概念,他们也根本就不会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去冲票房。
没有惯着他们的这种想法。
如果海哥想要用明星来堆票房,那就只有向张枫学习,你看,找思思,找次方。
再搭配上功夫巨星,保证最大程度的能把男男女女都骗进电影院,并且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脑残粉,拼命的冲票房。
你再看看海哥,你就能知道,他错在哪里了。
说白了,还是性格在作怪,拉不下来这个脸。
又想要票房,又想要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电影的格调和质量,于是就造就出那么一种搞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什么思思啊,次方啊,老实说,海哥真的是从没有考虑过,在他的印象当中,那些不过都是小偶像,小孩子而已。
之前就从没看他们演过电影,而他们的演技,也根本就不需要耗费海哥的时间去观摩。
简而言之,就是根本没水平。
完全达不到海哥的要求,要知道,海哥可不是那种会对演员耳提面命的导演。
在他的电影里,大牌演员都要靠自己发挥,能演成什么样全都靠自己的功底。
指望着海哥指点,呵呵,没可能的。
很多时候,海哥自己拍电影都云山雾绕的,就算是他肯指点你,保证也是让你听不懂的那一类。
说了,还不如不说。
于是,思思次方这一类的,还是算了吧。
对吧,让她们来,对自己也不好,对海哥也是个巨大的心理刺激。
海哥呢,究竟还是距离这个时代远了些,不似老张,别看年纪差不多,也都是同一个时间段出了大名的大导演,但是呢,一直以来,老张都还算是和年轻的演员明星们走得比较近。
从男女主角上来讲,老张一方面热爱挖掘新人,很多现在圈中的一线明星,有地位有资历的演员,尤其是女星,当年都和老张有过合作,老张算得上是她们的贵人。
而纵观老张这些年挖掘新人演员的资质来看,虽然看起来都属于同一类,但其实,整体的审美还是趋向越来越年轻化了。
什么是年轻化?
难道,美女帅哥也有年代的差异?
五官端正的标准那不应该是举世公认的吗?
若不是在受众中形成了共识,又怎么会被认为是美的,还是丑的?
不不!
所谓的审美,自然不是那么的简单,实际上,年代和流行趋向是占了很大的引导作用的。
比方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所谓的帅哥都是什么样的类型?
回想我们的父亲母亲,他们的年代,喜欢的当红明星都是个什么样的?
其实,从一个很简单的指标上面就可以区分出来。
比如,演员们的脸型。
想想看,没错!
只要我们翻看老电影,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出,在那个年代,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电影之中活跃的都是些方脸型的演员。
女演员呢,是偏向有些圆融的方脸型,整个的状态是非常饱满的,有一种丰收致富的感觉。
而男演员呢?
就更不用说了。
不张着一张标准的国字脸,你都不好意思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