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国内的一些情况,很快就去休息了,李象也不会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从程处亮的话里,李象已经感觉到了国内的政治改革,或许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如果要是不抓紧时间回去的话,没准有些人可能会给你唱歪了经。
在很多人的眼里,李象的对外战争的确是厉害,但是你在国外所取得的胜利,难道没有国内的支持吗?现在刚刚获得了对外战争的胜利,在国内就开始拿着这些勋贵家族开刀,当年你爷爷登上皇位的时候,如果要是没有我们这些人冲在前面,现在你爷爷能有现在的位置吗?没有你爷爷的位置,哪来你爹和你的位置呢?
这些人的思想从某种方面来说,也不能说全部错了,人家的思想也很正确,老子英雄儿好汉,我在战场上立下功劳了,给我的儿子和孙子铺一条路,有什么不可以呢?那些没有用的人,才会想着统一平均。
对于他们的这个想法,李象之前的时候也曾经解释过,在某个时代,的确是时势造英雄,你只能说你赶上了,但并不能够把后面所有的路给堵上,如果军队这么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在第二代的时候,战斗力还是能够保持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呢,那个时候肯定就会腐朽无能,导致整个大唐帝国减缓发展速度,甚至是向后倒退。
这件事情刚提出来的时候,包括李承乾和李世民在内,都是表示反对的,而且皇族内部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地位,直接就表示了反对,李象的改革并不仅仅是放在那些勋贵家族上,皇族内部也是要改革的。
就拿那些旁系子弟来说,他们的儿子或者孙子,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富家翁了,皇帝也只会给自己的儿子封王爷,至于侄子那些人,一代一代的往下降,只要是没有世袭罔替,等到几代之后,这些人就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了。
当然朝廷规定了,如果要是你上战场,又或者是为官一方立下功劳的话,那么你们这些人也可以继续往上升,原本是郡王的,能够给你升亲王,当然必须得你的功劳够才行,如果要是没有什么功劳的话,那这个事儿基本上就不用谈了。
对于这一点,那些皇族人员也是不满意的,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功劳呢?即便是有那么多的功劳的话,难道就一定能够卡在我儿子和孙子的身上吗?李成义在前线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可问题是除了他之外,皇族成员在军队里有上百人,那些人有几个有拿得出手的功劳呢?大部分都是随大流,回来之后连个能说的功劳都没有。
所以在战场上,尤其是这种十几二十万的大型战争,你想要立个功劳的话,实在是太难了,你别以为在军队里混个几年,回来之后就能够升你的爵位,以前的时候的确是这样,但都是抢了很多人的功劳,现在各种各样的评定系统,根本就不会给你这个机会。
就比方说现在的军队里,以前的时候军事主官只要承认了,那基本上你这个功劳就是板上钉钉了,可现如今还要找士兵找军官,找各种各样的人为你证明,这里面如果要是有人不愿意写上的话,那么上面就得对此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