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绾他们住的十区是中等区,大约有50万的人口。
整个基地是长形的,把十几个飞碟状银色建筑物串在一起,如果只是走路去的话,很有可能要走三个小时。
每个区的中心大堂位置会有可以临时租赁的小电动车,或者有人就干脆自己买。
李绾朝他继续打听:“这里的人都怎么赚贡献点啊?”
自己虽然有几万点,但是这里房租高,钱也不经花,坐吃山空可是要不得的啊!来自某很有危机感的人感慨。
“有出基地挣钱的,就是找一些基地需要的贵重金属,还有食物之类的物资。也在留在基地干活的,有做工作人员的,也有做点小买卖的。”
引导员回答的中规中矩。
李绾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们这里不用救援幸存者吗?”
引导员摇摇头,“基地的人都快住不下了,救了住哪儿啊?
基地刚开放的时候,就100万个名额留给本地居民抽签,其他都是从全国各地调来的专家。
京市有两千多万人口,根本不够用的。所以啊,也用不着找什么幸存者,去京市转一圈,有的是。”大叔说完还叹了一口气。
车子平稳地向前行进,都开了快二十分钟了,还看不到头,李绾暗自庆幸租了电瓶车。
“大叔,你刚才说在基地做小买卖的,都是做什么的啊?”
“干什么的都有。每个区都有商场和食堂。基地不让做饭,大部分人都是统一去食堂吃饭,但也有去商场吃的。食堂是基地开的,可商场里开店的都是私人,吃穿住用行卖什么的都有。”
概括一句说,就是要么出去找物资,要么在基地开店。
说话间,终于到了十区了。
大叔指了指前面五米处的一排电梯,“就是那个电梯,你们直接去28楼就行。”
道谢后,李绾和柏川提着行李进了电梯。
透明的观光电梯不断上升,很快就到了28层。
出了电梯,就看到一个大的环形走廊,走廊中间朝电梯方向有个门,上面用液晶屏写着:十区十八层食堂。
透过透明玻璃还能看到里面的一排排的座位。
走廊外面一圈就是房间了,每扇门间隔五米的距离,一个楼层差不多有六十多个房间。
李绾找到61号房间,在门口刷了卡。
这样就算是验证了登记处的信息,这个房间以后就暂时租在李绾名下了,之后的水电费再有后续的扣款也直接从这个卡里走。
一进门就是客厅,右手边是一个洗手间,再往里走是并排两间卧室。
两个卧室外面是连在一起的一个长长的大阳台。
没有厨房。
按引导员的说法,基地不允许做饭,估计厨房的面积给加到阳台上了,阳台面积足有三十多平米。
两个卧室和阳台只有一墙之隔,但是只有次卧有个门可以直通阳台。
主卧则是有个半高的窗户可以看见阳台。
而且因为李绾选的是顶楼,阳台的采光特别好,穹顶是个半圆的形状,采光都比别的楼层多。
李绾离近了才发现,基地外面的银色似乎是一层薄膜样的东西,估计用来调节基地温度或者收集太阳能发电的。
这时候李绾才觉得这钱花的还是挺值的。
论住宿环境,这里真是比东华基地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