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偶遇熟人
安南州府的官吏任免,通过上奏朝廷时间上来不及,便由夏婧在岭南选定人选,李景福下旨赐官,先让这批官员先一步去上任,而后再发一封奏折进京向皇帝报备。
大禹国力虽然在稳步提升,但国内正在搞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像不少地方在修水泥路和铁路,还有办厂,每日的银钱就如流水一样花销出去。
特别是今年还要开拓草原,将河套平原地区建设成北方的一大主要城池,更是消耗巨大。
而战争红利又不能马上体现出来,比如占领了安南,想让安南恢复生产,需要各级官员配合治理好这片地区,到时赋税和矿产上交朝廷,才见成效。
如今困扰大禹皇帝和朝臣的大概就只有一个问题,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钱!
李景福将肩上的重担交给了李承睦,可以说卸下重任一身轻,但他也没有忘记尽量帮新皇减轻负担。
曾经的纨绔,如今也在不知不觉中,知道天下重任之重。
“嘿嘿,皇太后啊,我们也在王府里呆了有几天了,该缓也缓过来了,今日无事,我们去岭南的各厂子里转转,让朕见识下你日产斗金的工厂到底是什么模样?”
这日,在岭南王府呆的无聊的李景福向夏婧提出了建议。
说起岭南的工厂,说多不多,说少也有不少,自从夏婧在岭南办厂后,不管是岭南的商户还是外地商户,生产个什么东西都习惯办厂。
“水泥厂、船厂还有盐田那儿就安排在明日怎样?”李景福似乎誓要将整个岭南的大厂小厂都逛一遍。
从她们的脸上并没有看见什么忸怩的神色。
夏婧瞥了他一眼,送了他两个字:“太吵!”
内燃机的生产过程,李景福从没有见过,总之目之所及,虽看不懂但却让他震撼。
这次李景福听了他的话,心头一惊,直接将车帘掀开固定住,问道:“岭南的百姓已经富裕的买得起农用车了?”
“对,我们大禹的太后,做人要懂的低调!”
夏婧靠在车壁上,笑着点头:“对,刚过去那辆就是农耕机,农忙时可以耕地,农闲时可以装上车斗运送货物或当代步工具。”
从而扩大,变成了生产内燃机的厂家,目前可以生产火车内燃机,还可生产农用内燃机。
李景福竖起耳朵再聆听一下,农用车已经走远,似乎他们在原地还能听见轰鸣声,确实挺吵的。
听了这话叶飞的脸色更黑,什么叫他受惊了!说的他好像是个弱不经风的女人似的。
只是挑起车帘,便知道他想错了,轰鸣声并不是内燃机厂传来的,而是身后的另一条街道。
叶飞轻笑:“买得起农用车的不一定是普通百姓,如今的岭南连权贵富商都喜欢买辆农用车作代步车。”
“嘿!”李景福看着远去的但还能听见轰鸣声的农用车,一时哑然:“.”
珍馐楼今日开业,傍晚快到饭点,酒楼门前已经宾客盈门。
在内燃机厂没停留多久,他们便转去了纺织厂,在这里更让李景福震撼,所有的车间无数台纺织机在工作,而操作它们的全是女性,姑娘、媳妇、老妈子,但凡身体健康,会纺织的,都可以来这里上班赚钱贴补家用。
他开口问道:“是该去拜访岳父岳母他们了,朕让阿奴准备礼品,除了一些常备的礼品,您还有什么特别要交代的?”
说着,便吩咐叶飞去安排出行。
“欸,主,主子.”
“微服私访?”
夏婧捶了捶自己的老腰,摇头:“逛一天足够,我们回来这么多天,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明日该回夏府看看父母家人了。”
李景福不愧是九五之尊,心里如何震惊,面上不显,别人不问,他也憋在心里不问,跟在后面神色如常地参观。
连贵快步走过来,准备伸长脖子往楼下瞧,只是脖子还没伸出去,身边的主子已经如旋风一样冲了房间。
“厂里这是在试机器?”李景福将车帘挑了起来。
李景福注意夏婧的脸色,见她的脸上没有不虞的神色,便松了口气。
如今的明月侯府自然不是当初夏家三进院,当初旨意下来后,夏婧便劝他们进京城去发展,但夏家暂时没有离开岭南的打算,夏婧便出钱帮夏家修了一座侯府。
李景福讪讪一笑,“你培养海军的大多军饷都是出自这里?”
李景福:“.”
没过多久,一辆由一个年轻小伙驾驶着的农用车慢慢的开了过来,而他的车后面的车斗里装了不少西瓜。
即使朝廷已经将价格降到最低了,但也不是普通百姓买得起的。
水泥厂在城外,这次他们没有再跑到城外去,而探访过的这些厂子,有些是夏婧名下的,大多数是岭南的商户自己的家族作坊,改制扩建而成的厂子。
岭南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的,大大小小也有几十家吧。
“马车里是娘娘吗?”
夏婧见他恼怒,爽快地应道:“行,那咱就出去走走!”
“别”李景福伸手拦住转身的叶飞,回头对夏婧提议道:“别劳师动众了,我们就微服私访,随便出去走走。”
“平身!”李景福抬了抬手,视线却在环顾四周。
李景福被看得转开了视线,而后想想不对,回头瞪了她一眼,脸色有了羞恼之意,“你这女人怎么说话的?朕何时不关心国策民生了?你这话说的好像前几年的皇位是你在坐一样!”
纺织厂是女性最多的厂子,过后再探访糖厂、瓷器厂、制衣厂、手工艺厂、家具厂等等,太多了。
“见过叶将军,好久不见!”
李景福微愣了一下,眼里有愧色闪过,回来几日了,他差点忘记夏家人还在岭南。
刚才黑影冲上来,叶飞差点没抽剑本能地刺过去,这会儿看清来人,黑着脸道:“以前看着挺稳重的一个人,怎么现在这么冒失?”
而此时的五楼临窗前站了一位相貌英俊锦衣的公子,他背着手站在窗前,低头看着酒楼门口的宾客,三五成群的进入酒楼,脸上的笑意就没有落下。
自己这一行人有不少男人,而这些女工看见他们来了,只是瞥了他们一眼,便转回去认认真真纺纱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