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 第411章 张绣:是时候修身养性了……

第411章 张绣:是时候修身养性了……

面对张绣的询问,庞统茫然地摇了摇头,如实说道:

“自非吾一人所想——统尝与吾之从父庞德公、吾师水镜先生,吾友元直探讨天下大势,方才所说,多有涉及。”

“哦……”

庞统这么一说,张绣就心里有数了,不过他还是多问了一句:

“可还曾与孔明议过?”

“议过。”

原来如北。

在真正的历史上,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间比现在更迟。

有着跟现在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的他在荆州足足待了十年之久。

期间在岳父黄承彦的引荐下,常常会跟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等人交流。

大家各自说起对天下大势的看法,畅所欲言、挥斥方酋,期间自然少不了思想的碰撞。

在这种情况下,隆中对的雏形便渐渐自诸葛亮脑海中成形,经过不断完善、细化,才有了他跟刘备说出的那个版本。

仔细想想,其实这才符合逻辑。

如果诸葛亮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靠闭门造车的他怎么可能在跟刘备见面时对各方势力如数家珍?

还当场掏出详细的西川地图,连各州郡的人员关系都理得清清楚楚?

那个时候又没有互联网,对吧?

所以隆中对虽然是由诸葛亮对刘备提出,但在诞生和完善的过程中定然也少不了庞统、徐庶等好友的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正因如此,如今庞统能够拿出“凤雏版隆中对”,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张绣便转向徐庶,“元直……”

他肩上的怀英立刻开口:

“你怎么看?”

徐庶:(*゜ー゜*)

还来?

不过毕竟已经是梅开二度,所以徐庶很快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士元所言即庶所想,若主公能依此谋行事,短则十年,多则二十年,便可由南自北一统天下。”

由南向北啊……

如今是建安七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法也就是公元202年。

对于身体这個历史阶段的人,他们还不知道由南而北一统天下的难度。

但身为一个穿越者的张绣却非常清楚,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大一统王朝几乎全部都是由北向南建立的。

但凡想要北伐,除了极个别的例外,无一成功。

这个时代的孙权、诸葛亮、姜维。

在这之后东晋的祖逖、褚裒、殷浩、桓温、谢万、谢玄。

特别是谢玄,在防守前秦皇帝符坚发起的淝水之战以少胜多,一战打的前秦灭国,可之后的北伐依旧还是没能成功。

南北朝并立之际,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梁武帝萧衍、南陈吴明彻的北伐均以失败告终。

更不必说南宋初期的张浚、岳飞北伐和端平北伐了。

其过程让人看了难免恨得牙痒痒。

反观南伐,成功率却要高得多。

秦始皇以函谷关为据点,奋六世之余烈,先灭三家分晋的韩魏赵三家。

随即挥师向南拿下楚国,之后又拿下了燕和赵,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楚汉相争,刘邦自巴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击败秦地三王,获得了秦人留下来的经济遗产。

随后便东出南下,荡平诸王,更在垓下宿敌西楚霸王,最终成功建立了强盛的汉王朝。

东汉末年分三国,等到三国归晋时,司马氏同样是以北方的曹魏政权为根基,南下先灭蜀,后灭吴。

再之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晋王朝衣冠南渡,建立东晋王朝,自诩中原正统。

可在那之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分裂为西魏、东魏,又被北周、北齐所取代。

随后便是北周灭北齐,隋代周,灭南陈,自北向南一统天下。

不管南人认不认,这次统一都让中原正统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

再之后的李唐自晋阳起兵、宋灭蜀汉唐,元灭宋,清灭明等统一过程皆是由自北向南完成。

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唯有明太祖朱元璋成为了那唯一一个由南向北推进,通过北伐中原,成功一统天下的例外。

这固然说明了朱元璋的确了不起,也进一步证明了北伐难度之大。

北伐之所以屡屡失败,就是因为在南宋之前,南方人口太少,大片区域未经开发,致使北方实力远强于南方。

后来由于发生在晋、唐、宋的三次衣冠南渡,导致了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中国文化、经济重心也随之逐渐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只是这些事情如今都没有发生,所以正在跟张绣议事的众人自然不明白这些。

不过即便如此,张绣没有打算放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规则怪谈:诡异问你咋又回来了小南,红缨不在的时候我最爱你盗墓:你们别追我!!!宝可梦日常记港综:最强嚣张恶霸斯教那来自东方的硬核小娇妻与恶同眸开局之父母被赶出四合院综漫:从天行九歌开始的无敌之路斩神:我是奥特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