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王觉得现在的自己像极了一个逼良为娼的老鸨。
但为了能让丈夫得到小桥,她也是拼了。
她心里十分清楚小桥对于男人的吸引力有多大。
容貌、身材……
特别是身材,那可是连同为女人的自己都要羡慕的啊!
更不必说她还是大桥的妹妹。
从另一方面来讲,一旦她真的和大桥一样像上古时代的娥皇女英一样姐妹共侍一夫,那么与之对应的张绣自然便成为了帝舜。
这样也算是从某种程度上帮助了张绣的事业发展。
所以哪怕自己背上恶名,今天也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成!
“纵然背上恶名,也一定要将此事办成!”
就在张绣下定决心,准备趁着袁绍和曹操打得有来有往对自己所属的四州六郡岗位进行一拨调整的时候。
远在河北青州,曾经被曹操称为冢中枯骨的袁术同样也在策划着一件大事。
这五年来,他一直跟袁谭配合冀州、幽州、并州的兵马对抗曹操,由于表现良好,总算是摆脱了袁谭怀疑,有了能够独立掌管一支军队的权力。
然而袁谭并不知道,自己这位名义上的堂叔,实际上的亲叔所谋划的远比他想象中更多。
事情还要从袁绍和袁谭的上一辈,袁成和袁逢这两兄弟说起。
袁绍和袁术的祖父袁汤官至司徒、太尉,其嫡出共四子,长子袁平、次子袁成、三子袁逢、四子袁隗。
长子袁平早逝,次子袁成继承家业,为左中郎将、安国亭侯。
三子袁逢为司空,执金吾。
四子袁隗,历任太尉、太傅,和兄长袁逢同为朝廷三公。
袁绍和袁术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只不过袁术的母亲是袁逢的正妻,袁绍的母亲却是袁逢的妾侍,一个婢女。
这样一来袁绍的身份就是庶长子,而袁术则是嫡次子。
虽然自古以来就有立长不立幼的惯例,但大前提则是这长幼都必须得是嫡出才行。
庶出是没有继承权的。
所以袁绍虽然是袁术的兄长,却一直被袁术看不起。
然而袁绍这人的运气却很好。
袁逢的兄长,袁绍和袁术他二大爷袁成因为膝下无子,所以袁绍就被过继到了袁成这一支来嗣位。
这样一来,袁绍的身份就从袁逢的庶长子变成了袁成的嫡子,还是唯一的嫡子。
由于宗法大于血统,袁成又是袁逢的哥哥,过继以后的袁绍便一跃成为了袁术伯伯的嫡长子,单论继承权甚至还要在袁术之前。
再加上袁绍的本领确实又比袁术要强那么一些,袁术顿时就表示忍不了,怒了。
你一个婢女生的玩意儿,凭什么骑到我头上?
实际上,就算没有袁绍,袁家的继承权也轮不到袁术。
因为袁绍和袁术还有一个大哥袁基,那才是袁逢的嫡长子。
可惜汝南袁家在经历了四世三公的辉煌以后却是盛极而衰。
首先是袁绍的继父,袁逢的兄长袁成早逝。
这样一来袁绍的地位虽然得到了提高,但袁成除了改变了他庶出的身份之外,就再也没有办法支持他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袁术才敢那么肆无忌惮。
否则袁成在上面压着,袁术肯定不敢这么嚣张。
等袁逢死后,其嫡长子袁基袭安国亭侯,后来更是官至太仆。
按说此时还是没袁术什么事。
可惜袁绍和袁术率领关东诸侯发动了董卓讨伐战。
结果袁基和袁逢之弟袁隗等仍居洛阳的汝南袁氏二十余族人被迁怒,惨遭董卓杀害。
换言之就是,袁绍和袁术坑死了他们的亲大哥和亲叔叔。
自那之后,袁术越发看袁绍不顺眼,认为大哥和叔叔的死应该由袁绍这个十八路诸侯的盟主来负责。
他不但不承认过继以后袁绍的嫡出身份,甚至在写给公孙瓒的信中直接说袁绍连汝南袁氏之人都不算,让公孙瓒赶紧去对付袁绍。
只可惜时过境迁,公孙瓒被袁绍灭了不说,称帝以后的袁术更是众叛亲离,最终不得不将帝号让袁绍,转而去投奔这个自己一直以来都瞧不起的兄长。
结果传国玉玺还在半路上被张绣截胡了。
好在袁绍比袁术厚道,最终还是接纳了这个走投无路的弟弟。
光阴似箭,时过境迁,眨眼之间又是五年过去。
然而袁术心中的一团怒火却始终都没有熄灭。
特别是看到袁绍如今又有废长立幼的心思以后,顿时就想起了当年自己跟袁绍的往事。
这一次,他坚决地站在了袁谭这一边。
“祖宗之法不可乱也!”
袁术对自己的大侄子如是说道,“显思尽管放心,本初兄他被刘氏迷昏了头,叔父定然全力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