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曹操听从许攸建议,率轻骑疾行,火烧乌巢。
袁绍得知消息曾有两个选择,一是直接率军去救乌巢,二去攻曹操大营。
当时张郃力主去救乌巢。
他认为曹操既然率军偷袭乌巢,必然在自己大寨做好了防御准备。
如果短期难以拔营,等军粮被烧的消息传来,袁军势必军心大乱。
到时候一场小败就会变成大败,继而对整个战局造成影响。
然而郭图却坚称应该去攻曹操大寨。
理由是曹操兵少,既然去偷袭乌巢,肯定没有多少兵马留守防御。
这就是传说中的围魏救赵,避实就虚,攻其不得不救。
袁绍听着自己麾下文臣和武将各执一词,不免犹豫不决。
但最终还是以郭图是谋士而张郃只是一名武将为由,采纳了郭图的建议,让张郃跟高览去去官渡攻打曹营。
然而正如张郃所料的那样,曹操早就做了充足的准备,即便张郃跟高览拼尽全力,也没能攻下曹营。
乌巢自然就这么丢了。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不至于让张郃跟高览离心。
关键郭图见自己献计失败,为了免于责罚,居然恶人先告状,声称张郃和高览早有降曹之心,这才故意不肯用力,以致损折士卒。
最可气的是这么明显的栽赃嫁祸之计,袁绍居然信了,还真的遣使急召二人归寨问罪。
张郃跟高览自然不肯束手就擒。
你不说是我们想要投降曹操吗?
好,那干脆就真的降给你看!
如果不是赵云提前得到消息拦下两人,又以一身实力将二人征服,如今他们应该跟着曹操南征北战才对。
所以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在袁绍,但直接原因却是郭图。
从某种程度上说,张郃对郭图的恨意还要在袁绍之上。
此刻听纪灵问起自己这五年为什么没有去找郭图的麻烦,张郃摇了摇头,“如今主公与袁绍结盟,共拒曹操。
袁谭及其青州兵马守护冀州侧翼,与袁熙、高干一同抗曹。
吾虽深恨郭图,然其既助袁谭守青,吾又岂能因私废公,坏了主公大事?”
听到张郃这么说,纪灵不禁叹了一口气道,“儁乂这般为主公着想,实教灵自惭形秽。”
明明张郃投靠张绣的时间比自己迟得多,但自己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多,向来都是张绣说什么他听什么
如今跟张郃一比,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听纪灵这么说,张郃不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伏义莫要这般想,只要你我二人皆为主公倾力做事,便无高下之分。
况且似你这般,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张郃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假如自己当初跟纪灵一样,袁绍说什么就听什么,而不是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恐怕也应该还在袁绍麾下吧?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自己就不是张郃了。
还好自己遇到了张绣。
想到这里,张郃再次庆幸起来。
这是一個能够让自己一展所长,尽情发挥的主公。
更重要的是,他给予了自己这个降将充分的信任。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张绣待自己如此,自己又怎能不倾力尽心呢?
所以郭图什么的,就暂且放过他吧!
“伏义,听闻袁术近日又与那吕布有了结亲之意?”
此时张郃也想起了自己在军中听到的传闻,便向纪灵打探起来。
纪灵略一思索,点了点头,“确有此事。”
张郃闻言便摇起头来,“那吕布之女……郃亦曾有所耳闻,武艺高强,不在须眉之下,且相貌身段皆为上佳之选。
如今却要嫁于那袁术之子,未免、未免……”
“未免是虎女嫁犬子,对吧?”
听纪灵这么说,张郃不免有些尴尬。
你说话真特么直。
刚刚还怀念旧主呢,现在就这么说你以前主公的儿子真的好吗?
纪灵却浑不在意,“吕布当初在徐州便欲将女儿嫁于袁公路之子,只是后来袁公路僭越称帝,是以吕布悔婚。
后二人皆投袁本初,袁公路旧事重提,欲借此事再度与吕布结盟,却为吕布所拒。
如今吕布见袁公路似有东山在起之意,是以便又动了心思。”
纪灵虽然称赞吕玲绮是“虎女”,但说这番话的时候却难掩对吕布的轻蔑。
曾经的他可不敢这样。
辕门射戟的时候,他在面对吕布的时候简直就像是一只鹌鹑。
那时的他只觉得吕布恐怖如斯,不可与之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