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战场。
当身处黎阳的袁谭从太史慈处得知,袁尚仅仅派来五千兵马支援自己,且还在半路被曹操坑杀,不由便是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他本欲就此杀了逢纪,逢纪却在关键时刻提出,自己可以写信给袁尚请求援兵。
勉强算是完成了一次自救。
但让袁谭和逢纪都没有想到,袁尚在接到了逢纪的亲笔信后,居然依旧没有出兵相救。
其实他的想法十分简单。
袁尚认为,之前郭图来到冀州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对自己继承袁绍的位置提出置疑,就是因为如今曹操大军压境。
一旦这次他协助袁谭破曹,等到外敌一除,袁谭必然心中不服,要来与他争冀州。
倘若自己的实力在跟曹操的战斗中遭受损失,只怕还真不一定是袁谭对手。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拒不发兵,借曹操之手,将袁谭这个竞争对手除去。
只是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审配以后,一向支持他的审配这一次却没有同意。
审配认为,如今的袁尚跟袁谭、袁熙、高干等人唇亡齿寒,一旦袁谭被曹操消灭,他们接下来的抗曹之战只会更加难打。
就算要争,也应该先打退曹操再说其他。
然而袁尚作为最得袁绍喜欢的儿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不但相貌跟袁绍长得最为相似,就连脾气也几乎是全盘继承了下来。
袁绍刚死的时候,袁尚对逢纪跟审配还称得上是言听计从,深为倚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尚渐渐觉得自己翅膀硬了。
也不像一开始那样能够听得进去他人的进意见建议了。
简单来说是,天晴了、雨停了,他又觉得他行了。
因而这一次袁尚并没有听从审配进谏,执意不肯发兵。
很快,使者便将袁尚不肯出兵相救的消息回报袁谭。
袁谭闻言,不禁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这一次,他说什么都要斩了逢纪祭旗!
任谁说话都不好使!
得知消息的逢纪万万没想到袁尚竟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做出这种决定。
整个人都被惊呆了。
自己跟审配究竟扶植了一個什么样的人上位啊!
刹那之间,逢纪心若死灰,竟是连求生的意志都丧失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知道袁尚这次做得太过分了,哪怕自己跪在地上求饶也不见得有用。
既然如此,倒还不如死的有尊严一些。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声音突然开口:
“刀下留人!”
听到这个声音,逢纪立刻抬起头来。
是张郃!
当看清楚说话那人的模样时,逢纪原本无神的双眼在刹那间迸发出一股强烈的求生信念。
他看到了生的希望!
另一方面,袁谭眼见张郃似乎是又一次打算阻止自己斩了逢纪,不由皱起了眉头。
如今袁尚都已经摆明了等着曹操来灭他,留着逢纪还有何用?
虽然袁谭愿意给张绣面子,可张郃也不能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在众人面前打击自己的威信吧?
“张将军?汝又有何话说?”
袁谭强压着心中火气问道,但语气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客气了。
张郃对此却是恍若不觉,向前迈出一步,向袁谭行了一礼后认真说道:
“逢纪虽说有罪,却罪不至死。”
张郃很无奈。
他也没有想到袁尚的目光居然会这般短浅。
在这种关键时刻,居然会拒绝出兵?
那可是你的亲哥啊!
由于袁尚这种做法,张郃都不知道再用什么理由来保住逢纪了。
只是他身负诸葛亮交托的使命,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对袁谭说道:
“正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如今三郎之所以不愿发兵相救,定是一时糊涂,受了他人蛊惑所至。
不若让郃修书一封于孔明先生,以先生之才,自可劝三郎出兵。”
没办法,只能把诸葛亮先抬出来了。
袁谭闻言神色变幻,似乎是在考虑张郃的话能有几分可行性。
这五年跟曹操的相持,让袁家诸人皆知道了诸葛亮的厉害之处,袁绍和他的儿子们,都曾经打过想要挖人的主意。
奈何诸葛亮一颗红心向张郎,忠诚敬业勇担当。
在多次尝试未果以后,他们最终只能无奈放弃。
但对于诸葛亮的能力却是心服口服的。
只是如今袁绍已死,诸葛亮在袁尚跟前还有没有以前那种影响力还真不好说。
张郃见袁谭犹豫不决的模样,便再次开口道,“若是三郎仍不肯出兵,使君不妨到时再杀逢纪。
彼时便可让天下人得知三郎不仁在先,使君则可占据大义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