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思念丝毫未减。
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也不会退却。
此行赵云身负着说服大师兄张任和保护诸葛亮、吴匡等一行人的任务。
他同样也没有对张绣做出任何的保证,因为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于吴匡张绣则是拉着他的手臂叮嘱了几句。
虽然此行应该不会有风险,但凡事还是要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
能够说服吴班、吴懿等人固然最好,可也不能排除对方是带孝子的可能。
对于张绣的叮嘱,吴匡在觉得好笑和同时也颇为触动。
明明经略蜀地对于张绣意义重大,他还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这的确是一位很好的主公。
难怪他能将诸葛亮、庞统、赵云、典韦等这般优秀的人才聚焦到麾下。
有些良臣,何愁大汉不能复兴?
至于文丑、高览、胡车儿、臧霸等人,张绣便嘱咐他们要听从军师诸葛亮和右将军赵云安排。
不错,当张绣升职骠骑将军以后,赵云就继承了他右将军的职务,成为了张绣麾下的武将之首。
虽然他年纪不大,但无论资历、能力,众人没有不服气的。
跟众人一一道别之后,张绣便将目光转向了诸葛亮。
“主公,亮此行可能耗费不少时间。”
诸葛亮是天生的劳碌命,此刻纵然离别在即,依旧忍不住叮嘱道:
“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补给困难。
凉州马腾虽以降曹,但马超、韩遂依旧是其后顾之忧。
曹军麾下多以北方之人为主,不习水战,异地作战,必然水土不服、疾病流行……”
“且慢……”
听诸葛亮一一指出曹操的弱点,却把张绣给整不会了。
“孔明,你对吾说这些做甚?难不成以为吾会向曹贼投降否?”
诸葛亮咳嗽一声,目光极快的在张绣身旁的贾诩身上扫了一眼。
贾诩:(o′?ェ?`o)
看着贾诩一脸无辜的模样,诸葛亮又说道,“如今曹操未至,倒也不必担心。
但若等曹操整顿人马,大军南下,只怕彼时拥兵百万之众……”
说到这里,诸葛亮顿了一顿。
言下之意已是不言而喻。
张绣闻言觉得有些好笑,“所以军师是担心吾被其兵锋所指给吓住了?
汝大可放心,昔日宛城之下吾没有投降,如今更不可能投降!”
说到这里,张绣也看了贾诩一眼。
贾诩:╮(╯_╰)╭
诸葛亮还要再说,庞统却笑着打断了他。
“孔明,你去便去罢,怎的这般婆婆妈妈?你且放心,主公说甚都不会投降曹贼!”
他一边说一边朝贾诩看了一眼。
贾诩:ㄟ(▔,▔)ㄏ
今日跟随张绣来送别的诸葛亮等人的除了吕玲绮这个贴身护卫之外,便是贾诩和庞统了。
贾诩是因为纯粹闲着没事干,庞统则是刚刚从襄阳返回。
如今荆州大局已定,兼之诸葛亮又要入蜀,所以庞统便自襄阳回到了张绣身旁。
取而代之的是祢衡跟鲁肃。
这两人的组合是典型的红脸和白脸。
遇到什么难以处理,需要得罪的人活,就让祢衡去干。
反正这哥们得罪的人已经够多了,属于是虱子多了不怕痒,债多了不愁。
自带外交Buff的鲁肃则是等到祢衡把事情搞混以后再出面收拾残局。
有鲁肃在后边兜着,第一次掌管一州之地的祢衡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过得那叫一个轻松惬意。
鲁肃同样也是将祢衡的优秀利用到了极限,大概就是背黑锅我来,挨打你去的节奏。
返回江夏的庞统对于诸葛亮主动请缨前往蜀地的事情,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小情绪。
毕竟三分天下的计策最早是他提出来的。
如今正式开始实施,张绣却安排诸葛亮着手去做。
就因为他是先来的吗?
不过有情绪归有情绪,他依旧还是保留了自己的意见。
只不过此刻眼见诸葛亮都要去蜀地了,还放心不下荆州这边的事情,他的心态不免发生了改变。
忍不住便取笑了一句。
诸葛亮面对好友的调侃,不免也有些尴尬。
正准备说些什么,却不妨庞统又道,“孔明可知,主公为何不会降曹?”
“嗯?”
诸葛亮闻言不禁一怔,心说这种事情还需要什么理由?
庞统的确是没有说错。
像张绣和孙策这种性格的人,那是说什么都不会投降曹操的。
也只有像马腾和孙权这样的人,才会在这种事情上犹豫不决。
只是他天然带着求稳的性格,生怕自己离开以后张绣被其他想要投降的人影响,所以才多说了几句。
如今看来却是有些画蛇添足了,连好友庞统都看不下去。
他正准备承认错误,却见庞统却是转向了张绣:
“主公可知,曹贼已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
张绣当然知道。
这件事情最初还是从汉帝刘协那里听说的。
后来张绣又命谍报部队留意了一番这方面的情报。
曹操在消灭了袁氏兄弟的势力以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结果隔日掘得铜雀一只。
于是荀攸便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闻言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这原本没有毛病。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虽说如今只建成了铜雀台,但实际上曹操却想搞出铜雀、金虎、冰井这邺三台。
要知道筑三台可是天子的特权。
以曹操如今的身份地位,充其量最多只能筑二台。
刘协之所以急召张绣等人入京,跟曹操想要筑造铜雀三台也不无关系。
张绣、诸葛亮、吴匡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但其他人却是第一次听说。
所以闻言皆是好奇地望向庞统,不明白这件事情跟张绣有什么关系。
只见庞统展颜一笑,继续说道:
“曹贼举建铜雀台,为作战计外,亦有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之意。”
张绣:(* ̄rǒ ̄)
张绣听到这里,已经隐隐猜到庞统这货可能要说什么了。
只听庞统继续说道:“……操本乃好色之徒,久闻江东桥公有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如今桥家大娘与小娘皆被主公所纳——众所周知,曹贼好人妻。”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又偷偷看了张绣一眼。
张绣则是似笑非笑地望着庞统。
这只小鸡子的黑脚终于露出来了。
看起来到底还是因为自己没让他去益州的事情耿耿于怀啊!
张绣倒是没有生气,只是觉得有些好笑。
他没想到庞统还有这么一面。
挺有趣的。
张绣也有自己的考量。
无论诸葛亮还是庞统入蜀,其实差别都不是很大,甚至于徐庶、沮授过去也行。
但问题在于蜀地有个叫落凤坡的地方。
穿越以前的张绣从来都不相信这些命理之说。
要讲科学,不迷信!
但在穿越以后他便开始信了。
不信不行啊,都穿越了你还讲什么科学?
特别是在先后见识了于吉、左慈的本领以后,张绣觉得还是稳一手比较好。
反正庞统留在这边照样也有仗打,不愁没有事干。
但如今看来他似乎是有些小情绪?
庞统见张绣并没有反应,于是语速极快地说道:
“主公既纳江东二桥,那好人妻的曹贼便许下宏愿,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
一愿得江东二桥,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
曹贼既有此愿,是以主公绝计不会投降也!”
庞统一番话直把在场诸人说得目瞪口呆,忍不住纷纷看向张绣。
好家伙,真是个好家伙!
其中诸葛亮最为尴尬,他咳嗽两声,“士元,此事不可妄言。”
“吾并非妄言”,庞统摇着头说道,“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
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
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桥。”
这一次,就连张绣都来了兴趣,他扭了扭腕关节,转向庞统问道,“士元,此赋汝能记否?”
注意到张绣那奇怪的动作,庞统有些不解,但还是开口回答道:
“吾爱其文华美,尝窃记之。”
张绣又活动了一下踝关节,“曹子建的文章自是极好的,士元不妨一诵。”
眼见张绣仿佛对《铜雀台赋》感兴趣的模样,庞统愈发觉得奇怪,便开口背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