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方孝孺做了如此多天怒人怨的事情该不该死?”
“该死!”
朱棣点头认可。
“那这些被方孝孺提拔上来,没有任何真凭实学,尸位素餐的亲朋弟子该不该死?”
“该死!”
朱棣再次认可。
“那么陛下杀了方孝孺,顺便诛杀了方孝孺这八百多个亲朋弟子,就被人说诛杀了方孝孺的十族,是残暴不仁,这样的十族不该杀吗?”
李玉再次反问,朱棣点头道:“该杀,都该杀!”
“那岳父大人,你说那些说陛下残暴的人,是不是在放屁,他们不搞清真实情况就乱说一气,诬陷陛下,我都为陛下感到委屈啊!”
听了这话朱棣感动啊!
活了几十岁,今日才知道最懂自己的是眼前这小子啊,这样的贤才岂能杀了啊!
真是贤才,贤才啊!
真是天佑大明,派下这一贤才宽解我心,自己要是早点遇到此子多好,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有苦说不出,只能任凭天下人指责,谩骂,活在愧疚,不安之中。
而今日自己方知,自己靖难,有功无过,就算到了九泉之下,只要父皇不用斧子,他就敢给自己辩解一句:“父皇,你传位给朱允炆这小子,差点亡国!要不是我,哼~”
“唉,如此说,倒是天下人误解陛下了?可惜啊,就算你如此说,能解陛下心宽,却不能被天下人接纳,毕竟,太祖明确把皇位传给朱允炆的,不论皇帝,多么优秀,恐怕也有人会骂陛下乱贼贼子的!”
朱棣感慨一句,而这时李玉却道:“这有啥,人又不是银子,做不到人人都喜欢很正常,再说朱允炆得位也未必光明正大!”
人不是银子,做不到人人都喜欢,这话倒是有趣。
朱棣嘀咕一句,他发现李玉这小子嘴里不时总能蹦出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而且他还说朱允炆得位未必光明正大。
嗯?
等等!
这话什么意思?
“你这话什么意思啊?什么叫朱允炆得位未必光明正大啊?”
朱棣看着李玉问道,脸色突然变得很严肃。
李玉这时却摆摆手道:“我这瞎说的,只是一个猜测。”
朱棣闻言道:“此事有趣,你且细细说来,就算是猜测,我也想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