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被怼的哑口无言,而朱棣却道:“人心鬼蜮,不可揣测,但是他们怎么敢公然给太祖下毒药啊!”
听了这话李玉笑道:“谁说非要下毒药的,太祖后期是靠着药吊着命的,只要稍微改动一两味药材,甚至增加或者减少一两味药的克数,就能把救命的药,变成要命的药!”
朱棣闻言脸黑如墨,而李玉却道:“而且从当时的一些迹象,咱们也能看出一些不合常理的蛛丝马迹。”
“太祖是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驾崩的,而且只停灵六天,在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就让朱允炆给埋了,你们不觉得这很诡异吗?我不明白大明皇帝的葬礼规格,但是普通百姓死后停灵也需要七天啊!”
“洪武大帝,开国的帝王,驾崩后你停灵六天就下葬,这不是开玩笑吗?你不觉得这里面有猫腻吗?若是不怕别人发现什么,朱允炆为何要提前把太祖下葬,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要知道整个明朝,除了朱元璋和末帝崇祯皇帝以外,所有皇帝停灵统一规格二十一天,怎么就他们二人特殊呢?崇祯是国家亡了,没有条件。
朱元璋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你朱允炆着急忙慌把老朱埋了,有没有可能是怕别人发现点什么?为此甚至不惜破坏皇家规矩?
朱棣听了这话眼珠子都快瞪出火了,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老爹不是自然死亡,很可能是有人搞了猫腻。
有人说朱元璋一代大帝,把朝廷把握的死死的,可能吗?
可是你要知道那时候的朱元璋是英雄迟暮,眼睛也不好使了,耳朵也不行了,这时候有人以朱允炆未来皇帝之名,找两个利欲熏心,脑子不灵光的小宦官,做一点小手脚……要知道一个是要死的老皇帝,一个是即将登基的新皇帝,你要投靠谁?这个选择题交给你,你怎么选?
“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一点,我听人说,太祖驾崩后,下葬时,也就是闰五月初十六的时候,燕王奔丧队伍已经到淮安了,淮安离北京足有1642里,而淮安到南京只有400里。”
“这从南京到北京就有两千里地,在从北京到淮安,这可就是三千六百里地,就算太祖当天没的就派信使送信报丧,以当时信使的脚程,道路的崎岖情况,一天能跑五百里,朱棣带着大队人马,也按照一天五百里满负荷跑,也只能跑三千里,根本到不了淮安。”
“你不觉得这事蹊跷吗?”
朱棣闻言面色不变,这件事他可是真实知道内幕的,他之所以能五月十六赶到淮安,那是因为他在五月初五就接到了父皇的旨意,说想自己了,让自己进京见驾。
朱棣想着,李玉在一旁道:“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太祖提前召燕王入京?”
朱棣点点头道:“有可能!”
“那太祖这个节骨眼召燕王做什么?有没有可能是想要托孤燕王,而这个消息又被朱允炆他们提前获悉了,然后一群走投无路的家伙,决定铤而走险……”
李玉笑呵呵的说着,而朱棣已经浑身颤抖了,他是越想越有可能,越想可能性越大,这时难以控制情绪的他,抓起桌子上的茶杯就摔了下去:“竖子安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