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王掌柜是准备耍无赖了,三个月前咱们可是说好的用银钱结算,现在你非要用宝钞?”
王掌柜的冷笑道:“李先生,我尊重你称你一声先生,这用宝钞结算,可是当今陛下的圣旨,你敢不尊?”
李玉见王掌柜的这样说,知道这厮是铁了心了要用宝钞结算,毕竟大家伙都不傻,这宝钞是朝廷印的,谁知道这些当官的能印多少,百姓们对这宝钞都不信任。
尤其是前几日,朱棣以太祖皇帝曾下旨:由是物价踊贵,钞法益坏不行。乃谕户部令有司悉收民间钱归官,依数换钞,不论更用铜钱。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朝廷禁制民间使用银子,铜钱作为货币,一律使用宝钞,否则就是抗旨不遵了!
而咱们朱棣同志,因为是靖难得到的皇位,心里一直觉得自己会被天下人戳脊梁骨骂反贼,因此处处学老朱。
老朱想要修书,他就修永乐大典。
老朱想要迁都,他就迁都北京。
老朱说不准用银钱,一律用宝钞,朱棣也下旨,不允许用银钱,全民用宝钞。
朱棣无时无刻的不想对其他人标榜,他是正统的,他才是老朱最完美的继承者,要是他知道后世有位不肖子孙,把他的庙号从太宗改成了成祖,估计能棺材板里跳出来,踢死这个不肖子孙。
由于朱棣的‘返祖’行为,就在几天前,下皇榜,要求老百姓不允许用银钱交易,强制用宝钞进行交易,购买货物。
这不下令还好,可是一下令,整个民间都炸锅了,他们可还记得洪武朝的事情啊?
太祖下令全民用宝钞,结果到了洪武二十年宝钞就泛滥了,通货膨胀,让百姓们瞬间尝到了苦果。
比如洪武初期,一贯宝钞能换五石大米,到了中期只能换两石了,而到了洪武二十年,一贯宝钞只能换一石大米,而到了永乐朝,这十贯宝钞只能换一石大米了,这贬值速度,都快赶上津巴布韦币了。
老百姓吃过一回亏了,而现在朝廷强制用宝钞,老百姓当时就懵了,这要是换成宝钞,自己这点家产估计没几天就买不了多少米粮了,于是老百姓,开始疯狂的用手里的宝钞换银子,铜钱。
类似于通货膨胀,大家伙玩命买金子扛通胀是一个道理。
于是宝钞贬值更快了!
老百姓更不用了,纷纷的想要把自己的宝钞花出去,而王掌柜的就是起了这个心思。
这时王掌柜的看着李玉,一副只有宝钞,爱要不要的样子。
李朝生笑了:“好啊,王掌柜,你要是这样,那我可对不住了,有谁能给我现银,明天我就上他的茶馆说三个月书!”
一听这话,开在天力茶馆对面的碧春茶馆的掌柜的,连忙站起来道:“李先生,来我们茶馆,我现在就给你现银结算,王掌柜欠你多少我现在就补给您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