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意味着大部分野兽是要仰视人类。
因此,在野兽的眼里,人类是很高大的生物。
一般的野兽看到了,心里多少是有点发憷的。
第二是人类能发出奇怪的声音。
人类的发音,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野兽根本听不懂。
哪怕是人类大哭大闹,嘴里喊着爸爸妈妈之类的一些求救的话,野兽都有可能会疑惑。人类到底在说什么?人类到底想干什么?人类是不是在叫同伴?
野兽其实是很聪明的,但是有时候又不是很聪明。
当它不清楚人类,到底在说什么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会畏手畏脚的。
第三是人类已经不在野兽的食物链里面了。
每种生物都会有自己的食物链。
至今,没人能完全解释动物是如何传承自己的食物链的。可能是血脉,也可能是本能,甚至可能是通过观察学来的。
但不管哪种原因,人类已经不在野兽的食物链内很久很久了。
因此,当野兽与人相遇时,第一反应是认为人类不是食物,然后再慢慢观察,这到底是什么。
第四是可能跟历史遗传有关系。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经常狩猎野兽了。
自古以来,人类吃掉的野兽,不知道可以绕地球多少圈。
因此野兽可能形成了某种记忆因子,然后一直遗传下来,只要再看到用两条腿走路的,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当然,这些只是一般现象,并不代表绝对。
不能简单的就认为野兽不会袭击人类。
当野兽饿极了,或者感觉自身安全被人类威胁,或者发现领地被人类侵犯,或者觉得人类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孩子等情况发生的时候,野兽就很有可能会主动攻击人类的。
所以对于野兽,人类要跟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它们好,对人类也好。
……
白泽安和王嫣然走了没多远。
王嫣然再回首时,已经看不到身后马蹄湖,也看不到之前露营的那块小草地。
一切都被大雾给隐藏起来了。
王嫣然回过头,看着眼前雾蒙蒙的森林,感觉有些头大。
人是很难在森林里走直线的。
胡乱生长的树木,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行进的方向。
让人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甚至一直在森林里绕圈,而不自知。
所以,一般情况下,穿越森林,必须要有指南针指路才行。
更何况现在,森林里面还有大雾,指南针就显得更重要了。
可惜,现代指南针不给用。
王嫣然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怎么制造非现代的指南针。
“泽安,你有办法在雾林里找到方向吗?”
王嫣然问白泽安。
她没有想到什么办法,可以在雾林里辨别方向。
只能寄希望于白泽安。
她不知道白泽安有没有办法,但是她要先问这个问题才行,不能让白泽安先问她。
因为白泽安有办法的话,那她就可以不用说她没有办法。
那样就没有人知道,她没有办法了。
如果白泽安说他没有办法,那她再说她同样没有办法也不迟。
因为大家都没有办法的话,她就感觉就没有那么丢人了。
王嫣然不愧是专业的演员,心里的戏实在是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