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都大了,完全认不出方向!”
王嫣然苦笑不已。
她的眉毛都快要皱成一团乱麻了。
此刻,她无比怀念,之前制作的那个“发夹指南针”。
有它的话,随时都可以用它来辨别方向。
可惜之前遇到野猪的时候,她被吓得手一抖,把那个“发夹指南针”给抖出小平底锅了。
当时是白泽安在前面开路,所以她负责拿小平底锅。
那個“发夹指南针”不知道落入了哪株蕨类植物中或者隐藏在哪一片落叶里面,反正想找回来是很困难的。
无异于“大海捞针”。
“呵呵,不要着急嘛,总有办法辨认方向的。”
白泽安呵呵一笑,安慰了他一句。
他现在既有儿时掌握的丛林知识,也有中级戴花部落丛林定向术。
可谓是“经验丰富”、“装备充足”。
因此,在这雾气蒙蒙的雾林里辨认方向,对于他而言,并不算一件困难的事情。
就是比较费劲而已。
现在他身边既没有银桦树,也没有蚂蚁窝,只能再另想它法。
白泽安打算走动一下。
固定不动是不行的,走着走着就会有办法的。
他没走几步,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
白泽安再向前走几步,拨开沙柳灌木的阻拦,看见了那一汪淙淙流水。
那流水很是微弱,水面不过一手宽,水深不足一指厚。
流水两边,有大量蕨类植物和灌木生长,它们挤在一起,让流水变得若隐若现。
就连水中,也有大量蕨类植物生长。
其中主要是水蕨。
水蕨,在民间被称之为龙须菜或者龙牙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嫩叶还可以用来当蔬菜吃。
它主要生长在生池沼、水田或水沟的淤泥中,有时候漂浮在深水面上,有种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所以又有人拿它来做观赏植物。
这东西很常见,可以说到处都是。
可是有意思的是,它居然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尤其是这两年来,在江南地方的一些稻田里,发现了它的踪迹,引起不少专家的广泛关注以后。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些专家是不是天天不出门?
明明这种东西,在农村里到底都是。
这些专家会不会都是“砖家”?
其实真不是专家大惊小怪。
水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划入易危类物种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东西的数量确实一直在变少。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水蕨属于一种蕨菜,属于孢子植物,与苔藓类植物一样,采用孤岛的繁殖方式,这种繁殖方式直接限制了种群的规模。
二是水蕨对环境的要求高,主要是水质要求,近些年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水资源被污染,导致水蕨的生长环境被破坏。
可想而知,若是环境保护没有做好的话。
水蕨这种在80后、90后的眼里,明明是多的要命的东西。
在00后、10后眼睛就觉得很少见了。
再往后的新生一代的人,就可能就真的见不着了。
……
白泽安低头看着流水,陷入了思考中。
“在想什么呢?”
王嫣然见他在看流水,看了半天,也不动弹一下,有些好奇。
“这流水,可能跟红茶溪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