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邵毅府面色剧变。
这下子,他是真正的震惊了。
再次看向邵维鼎,眼中带着感慨,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作为邵氏兄弟的缔造者,他比谁都清楚现如今邵氏兄弟的处境。
去年也就是1979年邵氏兄弟一共制作34部电影,总票房成绩达到了4578万。
而嘉禾总票房成绩虽然说只有1317万,但是那也是建立在嘉禾只制作了七部电影,而且再加上许氏兄弟缺席,洪金保被自己儿子挖了过来,两名大将都没有参战的情况下达成的。
同样是去年,新浪潮导演陈新建前有《跳灰》,后有同类型新片《墙内墙外》直接打破了原有的票房记录,以479万的高度来到了总票房榜第三的高度。
去年进入年度票房榜前十的《神探妙探手多多》《点指兵兵》等作品,全部都是新浪潮导演所作。
这几部电影,直接将白热化的新浪潮运动推向高潮。
成为了港岛影坛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年已经过半,嘉禾的一部《师弟出马》直接打破票房记录,开天荒的将港岛电影票房记录带到了千万大关。
新浪潮导演中的几名活跃分子,麦加和石天黄百鸣三人组建的奋斗影业接连两部电影都破了三百万大关。
而邵氏呢?
除了洪金保、刘家良两人之外。
所能依靠的就只有片海战术,才能占据这年冠的宝座。
最近他还收到消息,九龙巴士的雷老板在成立了金公主院线之后,已经在接触奋斗影业的那几个年轻人。
谈判可能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就差最后的签字了。
这二者联合起来,无疑又会成为邵氏的一大对手。
所以,邵氏兄弟如今的局面,表面上看是一片大好,实际上却是空中楼阁。
所以,他已经在给为邵氏铺后路了。
只是这件事,他从来没有透露给任何人知道。
包括他的枕边人方艺华。
可现在,眼前他的这个小儿子,却似乎全部看透了。
邵维鼎也不隐瞒,直接道:“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结束,是因为政府以垄断为由直接干涉,以及电视这个新传播媒介的出现,动摇了电影作为社会主要娱乐方式的地位。”
“现如今邵氏电影已然走入困境,要想要浴火重生,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完全抛弃掉过去的路线,走出一条新路。”
邵维鼎双手一摊:“但是很明显,这条路目前走不通。”
“另一条路,毫无疑问那就是转向电视产业的发展,将邵氏在电影行业的大片场制度,无缝衔接到TVB进行自我革新,继续维持邵氏在港岛娱乐圈的领先地位。”
邵维鼎双目灼灼,看向邵毅府:“父亲,毫无疑问您选择了第二条路。”
嗡!
饶是已经有所预料,但是邵毅府的心脏仍然是猛地一跳。
他终究还是小看了这个儿子。
竟然将自己的谋划看的如此透彻。
藏得太深了。
以前他只是以为自己这个小儿子少年老成,但是却从没想到过竟然老成到这个样子。
不,这已经不是早慧老成了。
这简直是老谋深算都不为过。
突然他猛地发现,似乎从他进这间书房开始。
父子两人谈话的节奏就被对方所把控。
这......这......
邵毅府此时是既感叹又欣慰。
“维鼎,没想到你人在国外,但是对港岛还是这么了解。”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深吸一口气再次尝试道:“邵氏兄弟是我一辈子的成果,我还是希望你能够接我的班掌管邵氏。”
邵维鼎笑着摇了摇头:“父亲,我在国外这么多年,对于未来的规划,有我自己的主意。”
“正如我之前所说,我虽然不会接管邵氏,但是我也不会放任邵氏不管。”
“你自己的主意?”邵毅府一愣问道:“你有什么打算?”
直到现在他才想起来,自己一直想着给邵维鼎安排事情做,却一直没有问他自己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邵维鼎不急不忙从怀中掏出了一份文件和一个礼盒。
“父亲,这是在国外给你带的礼物,这份文件是我制作的商业计划书。”
邵毅府接过礼盒,眼中闪过一抹欣慰的神色。
没有打开,目光却是投向了另一旁放置在书桌上的计划书。
最上面的封面赫然写着一行大字--《缔造奢侈品帝国》!
邵毅府的目光慢慢凝重了起来。
随即他从抽屉中拿出了老花镜,翻开计划书,认真观看了起来。
计划书并不长,核心概念就一个。
将港岛打造为奢侈品之都,通过资本金融手段,收购奢侈品品牌,建立一个围绕钟表、珠宝、时装、皮具箱包、化妆品、酒类的庞大奢侈品帝国。
内容不长,核心要素就四个。
打出名声,挖掘潜力完善品牌线,养成庞大现金流,买下尽可能多的奢侈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