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轮到雅典就有点难了。
虽然这个时期,瑞士的钟表厂因为受到石英危机的影响,收购价都不高,甚至收购方还有免债的权力,但是对方对于他能够复兴雅典表却充满着质疑。
没办法,邵维鼎只能拉来自己的技术合伙人天才制表师路德维格登场,以及拿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才获取了对方的信任。
不过介于他港人的身份,出价奇高。
足足花了三百六十七万美元,才拿到了雅典品牌的所有权,以及雅典表芯厂71%的股份。
也因为这两件收购案,以及对于两家表厂的研发追加投资,他在欧洲蹭石油危机赚到的钱,花的都差不多了。
现如今他回国,除了要在港岛打开市场之外。
另一个目的,自然是想找自己这位便宜老爹要点启动资金。
邵毅府此时正在仔细思考着邵维鼎这番话的可行性。
思来想去,他虽然没有涉足过钟表领域,但是凭借着他走南闯北近六十年的阅历,他却是一点漏洞都找不到。
良久,他沉吟了一会儿,吐字出声: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你这份计划书当中,你要在港岛打造成奢侈品之都,在港岛建立一条可以供应全球的钟表产业链,你觉得这些是港岛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可以承受的吗?”
在港岛树立起奢侈品的概念,让港人学会接受品牌消费。
与将港岛打造成奢侈品之都,让港岛为全球供应钟表产品。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前面的两条,他姑且能够相信。
因为邵维鼎有着充足的数据支撑,而且对于港岛的经济状况他也是有所了解的。
港岛有钱人越来越多,华资渐渐超越洋资,逐渐成为港岛的主流资本,这是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
但是港岛就只有这么点大。
他实在是难以想象,港岛如何能够承受起全球的消费。
“将港岛打造成奢侈品之都,这当然是任重而道远。”邵维鼎并没有否认这个目标太过遥远:“至于支撑供应全球的钟表产业链,港岛能够承受吗?
父亲,我的答案,是可以。”
“首先,港岛人人戴表,过去十年的发展,其他行业我不敢多说,但是在钟表这个行业,底蕴还是很深的。”
“港岛目前是全球第三大钟表出口地区,这里有着大量的钟表代工工厂。”
“整个钟表产业供应链条相当完善。”
“另外,目前港岛内的钟表行,大部分售卖的都是什么梅花、英纳格、宝路华,这些都是中低端品牌,而且港岛上万家钟表行,每年销售几十万只钟表,竟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您觉得,如果有一家庞然大物,能够整合这些资源,以高端瑞士表为噱头,推出港岛自己的本土品牌,又能否支撑起供应全球的钟表生产产业链呢?”
嘶!
邵毅府瞳孔瞬间放大,脸上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而不等邵毅府继续惊讶,邵维鼎并不停歇继续道:“在如今这个时期,全球经济都在复苏。”
“石油危机的阴影马上就要过去,弯岛、高丽、星加坡。
这些地区和我们港岛一样,几乎是同时开始了产业迸发,在承接了岛国的产业转移之后,各自都将开始一段经济的飞速发展。
所以,将港岛打造为旅游城市,打造为奢侈品之都,绝对是大有可为的。
简单来说,就是立足于港岛,市场广阔,潜在受众庞大。
欠缺的不过是点燃这股星火之人。”
邵维鼎傲然道:
“而我,想要做这点燃星火之人。”
而且,邵维鼎也是清醒的知道。
除却岛国,以及亚洲四小龙之外。
东南亚也有着庞大的富人群体。
以及那个正在蛮荒摸索的庞然大物,它正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到时候必将创造出无数的先富者。
他选择钟表,作为打开奢侈品帝国的钥匙,其实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没有这些潜在的庞大市场。
港岛是没办法在1982年超越瑞士,成为全球第二大钟表出口地区。
仅仅位于岛国之下。
而在岛国,此时正迷信着石英表。
以精工、卡西欧、西铁城为桥头堡正在全球攻城略地,享受胜利者的狂欢。
哪里可能注视到在它的脚边,一个名叫港岛的地区正在生出名为野心的爪牙?
邵毅府没有再说话,反而是重新将目光投向了那份计划书。
再次看完计划书之后,他长吸一口气,深深的看了自己这个小儿子一眼,“说了这么多,你这是来找我要投资来了。”
“行,这个投资我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