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43年底,张家集街市的东口开起了一间小馆子,这个小馆子的位置有一点微妙,站在门口,脑袋伸得稍长一点点,就能看到敌军的司令部。
馆子专卖面条,像什么拉面、刀削面、手擀面等等,下面的面汤都是用鸡汤吊出来的,特别的鲜。
说来也怪,自打开张以后,就从来没有人见过老板,也没有人知道老板是谁。
平日里,馆子就由一个胖胖的厨子跟一个瘦瘦的跑堂两人一起经营。
一胖一瘦,堪称绝配。
馆子没开多久,这生意就蒸蒸日上起来,这主要就归功于胖大厨的好手艺了。
汤好,面条更好,只要是吃过第一次的人,还会想来吃第二次。
然后,就把斜对面的那些人也吸引过来了。
当然,钱人家是不会给的,稍有不周到的地方,还会吹胡子瞪眼。
不过好在瘦跑堂嘴皮子很厉害,回回都能化险为夷。
有安叔在接到上头的接头任务时,他也是大大吃了一惊。
他是怎么都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店就是新设的联络点,而那个胖大厨跟瘦跑堂竟然是他接头的对象。
不过因为他跟这两个人是两条线上的人,他也不清楚两人的底细。
他的任务只有接头,跟取情报两条。
而接头的暗号也是挺接地气的。
某天午后,穿着一身新衣的陈有安走进馆子,他先是环顾了一下整个小馆,此时早已过了饭时,馆子里只有一个客人,碗里的面已经吃完,正在喝汤。
然后,他才对着瘦子跑堂开始提要求,
“店家,听说你这里的面条不错,只是我胃口小,可不可以同时帮我做三种小份的面,一种拉面,一种刀削面,还有一种手擀面。
记住:拉面不要肉,刀削面不要辣,手擀面不要葱花。
放心,钱照给!”
瘦跑堂在听到他说同时要三种小份面的时候,眼睛不自觉就是一亮,但也只有一瞬,如果陈有安不是一直很关注他的话,都不一定能察觉到。
在听完陈有安的要求之后,瘦跑堂一脸为难,
“这位客人,我只是一个跑堂的,面要怎么做得听咱大厨的,我们大厨脾气可不太好,您如果有这么多要求的话,得亲自跟他提的。”
暗号对上了,陈有安一甩胳膊,高昂着头,吩咐道
“那就前面带路吧!”
活脱一个地主家的小少爷。
之后的故事就很简单,他进到里面,顺利取得了情报,出来后花了三个大份的钱,吃了三碗小份的面。
末了,还发了一句小少爷的牢骚,“这面也就这样嘛,没滋没味的,真没劲!”
可不是没劲嘛,拉面不要肉,刀削面不要辣,手擀面不要葱花,妥妥三份阳春面。
哦,不,比人家阳春面还不如,人家阳春面还有葱花呢!
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想的这么个接头暗号,幸好胖大厨有几分真本事,那面汤着实不错,要不然陈有安还真咽不下去。
“那后来呢?”
蒋大宝是头一回听这个故事,一下子就入迷了。
有安叔摸了摸桌上的水烟袋,可看到应芬婶子那锐利的目光,又缩回了手,
“后来啊,后来我就没再见过他们了,四四年初的时候,敌人突然包围了小面馆,胖大厨跟瘦跑堂两个人都没能活着出来。
之后我也去打听了,可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的人,只知道他们之前是从沪市那边过来的,只是听这两人口音,绝对不可能是沪市人,反而更像是西部地区的。
四四年那会儿,这边牺牲的人太多了,根本就没办法查询了。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