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边走边聊,杨玉馨和小丫头,则是安静的跟在后头。
走了没多久,何姓两人就到了村口。
过了一座桥,就是一大片的房屋,那边,叫何家村小组,当然了,一般是喊何家村,里面都是姓何的,大概有几十户人家。
“小安,你们还没吃饭呢,要不去我家里吃饭吧。”何生贵热情的邀请道。
“表叔,不用了,下次吧。”程文安婉拒了。
见程文安多次拒绝,何生贵也只好遗憾的回了家。
.........
.........
“玉馨,这边村子是叫大排村,有些姓黄,有些姓张。”
“这个村子,叫坳上村,都是余姓,富贵就是这个村里的人。”
一路上,程文安大致的介绍了一遍小禾村的情况,更细致的,程文安自己也不太清楚,很早就出去打工了,多年都没回来,了解很少。
走了有二十分钟,终于到了。
“快到了。”
沿着半米宽的小路,走了两分钟,经过一座木桥,就到了程家村。
这边的村落,都是依山伴水,没办法,四面都是山,以前的人们,落户于此,只有中间一小块不规则的洼地能够居住,慢慢的,也开垦了不少的农田出来。
这个时间点,村民们都在吃饭,见到程文安三人,先是疑惑,再是感叹,之后都纷纷打起了招呼。
程文安也一一的回应,有些还邀请程文安三人去他家吃饭,程文安都一一拒绝了。
程文安的家,在村里的祠堂边上,四周是大瓦房,中间有个天井,下雨时,雨水呈现珠帘模样,从上方的斜下瓦片流入下面的方形石井内,再流出去。
好像叫什么四水归堂。
以前,小时候听爷爷讲,他们家祖上,也曾是地主一级,小禾村的禾字,就是程姓的偏旁。
建国之前,这些地方,都是他们程家的,只是,太爷爷识时务,认清了形势,把家财都散了,后来这才躲过了一劫。
搁古代,祠堂是一族最重要的地方,边上住着的,都是族长或是族老,普通族人,是不能居住的。
当然,现在时代变了,一切,也都没了意义。
爷爷有三个儿子,程文安的父亲,是大儿子,当年分家时,自然的,祠堂边上的房屋,按龟腚,老爷子去了后,是属于程文安父亲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程文安父亲突遭变故,先爷爷而去。
现如今,就是自己的家。
程文安收回思绪,上前用力推开了尘封已久的两扇宽两米,高三米的木门。
入眼处,满是破败景象,原本的房屋,也有大半都倒塌了。
“爸爸,这就是我们家?都不能住了呢。”小丫头心直口快的说道。
杨玉馨也是略微皱了皱眉头。
“咳咳,这栋宅子,一百多年了,倒塌是很正常的。”程文安解释道。
前世,他只待了几天,就远走他乡,也有老宅不能住人的原因在里面。
现在,再见老宅,很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