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皱了皱眉:“子由,这个选项,我不敢苟同。汉昭烈帝刘备,没有传说之中动不动寻死觅活吧?”
“苏轼考生,无碍!都是探讨!”
欧阳修直接忽视苏辙杠精哥哥苏轼,大手一挥:“苏辙考生,还有什么见解?能否举例说明白一点?”
见众考生都陷入了思考或者得到了启发,欧阳修已经默默青睐苏辙了。
“有吧!学生可以举一个例子!”
苏辙毫无疑问受到了鼓舞,声音都大了一些:“譬如!前朝太烂这个选项……王莽,他敢选吗?这一题,留给他的,怕是只有第五个,距离皇位太近吧!但他作为窃国之贼,会承认吗?”
“光武帝刘秀,应该就可以选!前朝太烂!”
“还有……大隋的杨坚,他能选前朝太烂吗?”
“再有一点……唐高祖李渊,他也是接受隋恭帝杨侑禅让的,他能昧着良心选,前朝太烂吗?”
“司马炎能昧着良心说,曹魏太烂吗?”
“前朝太烂这个选项,明显是给赤手空拳打下天下的皇帝陛下们,准备的天时选项!”
“其他选项……天时就不那么足!”
“对手太强……对手太弱,还多多少少占据一点主观因素……”
“这两个选项,应该是给东晋十六国,和前朝的十国这些皇帝准备的吧!”
一通分析,苏辙都是有理有据,自成一体。
“原来如此,这一题,是这么破题的吗?”
“天时……这一题考的是太祖他们能够夺取天下的天时吗?”
在这个逻辑之下,苏轼、曾巩、曾布都眼睛渐渐发亮,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朝太祖的天时是什么?”
“对啊!”
“用这种方法分析,我朝太祖会怎么选?”
“大周,也不烂吧。”
然而,有人就是沉浸在自己世界,哪怕苏辙都明示了,赵匡胤能够取得天下的选项,是前朝太烂,这个前朝特指五代十国特定范围的烂。
可还有人钻牛角尖,想到了赵匡胤效忠的后周,完全不烂,甚至太好了。
他们忍不住为赵匡胤寻找其他答案。
“考场,朕有一个疑问!”
“这个夺取天下,问得有问题!”
“我们这种都没能统一天下的皇帝,怎么可以算得上,取得天下呢?”
“这题对于朕而言,好像没有答案!”
然而此刻,就当北宋的这些读书人们,期待赵匡胤选择答案的时候。
赵匡胤却在他们的关注之下,从另外一种纬度,给他们一个猝不及防的惊喜。
是的,赵匡胤找了半天,发现了题目设置的问题。
他算开国皇帝,但没得天下啊!
得的天下,只是郭家地盘。
整个天下的概念,起码也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