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左右为难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左右为难

由于援军的抵近,多尔衮必须派出部分军力阻拦这支军队,这样一来他所用在正面平壤战场上的军力就略有不足,使得进攻的猛烈程度略有降低。此外,盛京那边又一次派来使者,带来了一个让多尔衮极为错愕的消息,那就是明军不仅在辽西走廊发起了进攻,还联合了蒙古察哈尔的阿古达木部对科尔沁部也发动了猛烈进攻。

两件事相一应证,多尔衮顿感不妙,他可是打了老仗的人了,当年皇太极还在的时候多尔衮就展现出了极高的战争天赋,要不然皇太极也不可能这么依仗于他。

虽说多尔衮现在的主要目标还是豪格和平壤,可他却也清楚大清基业才是真正的根本。如今大明明显早就有所准备,在辽东和蒙古两线同时发起进攻,所图甚大,不可轻视。

现在这个情况假如他继续留在朝鲜,不尽快回师的话,一旦辽西走廊被攻破,科尔沁那边遭遇失败,那么大清所面临的就是生死存亡的结局。以目前盛京的兵力而言,要挡住明军如此进攻并不容易,假如大清丢掉了盛京,那么大清就完了,多尔衮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这个情况发生。

抬头向前方望去,多尔衮心中纠结无比,在他看来拿下平壤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可问题他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啊!

假如在朝鲜呆的时间过久,不尽快回师救援盛京,那么就算解决了豪格和整个朝鲜又如何呢?大清没了,他多尔衮这个摄政王又将何去何从?这是多尔衮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无奈之下多尔衮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放弃平壤全军撤退,返回盛京。

要做出这个决定是很难的,可多尔衮却不得不做。虽然他可以再尝试一下是否可以拿下平壤,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自己使出全力要攻破平壤也不是短短一两天就能完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盛京那边的风险越来越大,他必须要尽快回去,要不然老巢都被明军给抄了。无奈之下,多尔衮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在布置了一部分军队依旧对平壤保持进攻姿态后,其主力开始撤离了平壤战场,等到城中的豪格反应过来时,多尔衮已带着他的人直接就跑了。

这时候,豪格也没有出城追击的打算,驻守平壤的这些日子里他已是筋疲力尽付出了极大代价,而且豪格也了解多尔衮,这家伙狡诈的很,肯定会在撤退的时候布下圈套,引诱自己出城。

一旦这么做了,豪格就上当了,万一在野战被多尔衮所败,那么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保险起见,豪格并没有出城尾追多尔衮的大军,反而下令严守平壤,耐心等待援军的抵达。

这时候,在平壤以北的多尔衮在听到斥候回报,平壤并没出动军队追击,反而继续严守的消息后无奈长叹了一口气。他的确如豪格所想,借着撤退已设下了埋伏,一旦豪格出城追击的话,他有很大把握把这家伙留下,可惜豪格并没上当,这个莽夫如今变得谨慎起来了,这让多尔衮感觉到可惜。

既然豪格不上当,那么多尔衮也只能按照之前的计划回师辽东。但这一路回师多尔衮也不是没有防备,多尔衮在大清不仅是摄政王,更是身经百战的良将,冷静下来后的他很快就察觉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既然在辽西走廊和蒙古两路发起进攻,那么为何没在自己进攻豪格的时候派兵进入朝鲜包抄自己的后路呢?

这是大明没想到的?绝对不可能!如果是在以前,多尔衮或许会这样想,但现在的多尔衮丝毫不敢小看大明。要知道如今大明天子不是当年的崇祯皇帝,现在的大明天子可是永明皇帝朱慎锥,这可不是一般人,是同永乐皇帝朱棣一样以靖难的手段登上皇位,并改变格局的人物。

自从朱慎锥掌控大明朝政,并登上帝位后,大清和大明的形势就发生了变化。皇太极在的时候几次在对方手中碰壁,直到驾崩都没能打破大明的封锁。而自己当了摄政王后也没在大明手中讨到好处,而且这几年大清内部又因为之前皇位争夺和后来的哲哲之死再加上豪格的叛乱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精力估计大明那边?

几年中一直没动静的大明军队突然发动了这样程度的进攻,多尔衮怎能有所轻视?在他看来这一次大明所图甚大,绝对不是以战争来试探大清的举动,要不然也不会在辽西走廊和蒙古两地同时发起进攻了。

再加上自己进攻朝鲜的缘故,大明出兵的时机掌握的这么好,足以表示大明早就有所谋划和准备。所以多尔衮可不认为大明会忽略在朝鲜的自己,何况皮岛距离朝鲜这么近,自己进攻平壤到现在皮岛的明军却没出现,这实在有些蹊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水源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一步一音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紫鸾记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封州王无敌万岁爷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