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守卒又不用出征,平时主要任务就是看守营门,给将军们牵马坠蹬。
不犯错误就已经不错了,上哪还能捞到军功呢?
可是有个人不清楚,他以为离帅营近些,便可以更好的施展抱负。
原由说起来也颇为可笑,他把韩信的故事听了一半,以为韩信是靠执戟郎起家。
当然,这么说也没错,韩信不当执戟郎,跳槽到刘邦那充其量也就是个大头兵。
很难有机会遇见萧何。
更别说被萧何引荐了。
结果这人一守就是大半年,连个伍长都没提拔上去,主要是伍长也没地方去。
后来遇见王忠,和王忠闲聊一段时间,王忠发现这人颇有胆识,便向张权提议,想将那人收入麾下,并替其作保。
当时王忠风头正盛,张权也得给几分薄面,便同意了王忠的请求,但并没有因此下令修改规矩。
而这人也果然是个人才,并没有辜负王忠对他的期许,加上忠字营又是主力,机会多多,他一路拼杀,很快便与宋礼前后脚被张权收为义子,之后也才修改帅营看门守卒不能被招揽的规矩。
至于孙邈是不是故意这样做?
让宋礼排在三号位,或者是担心王忠做大,故意扶持宋礼,那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宋礼被提拔为千夫长后,便与王忠开始较近,王忠每次抢到头功,宋礼必会立个次等功。
时至今日,宋礼与王忠的军功基本持平,唯一缺少的便是,他没有像王忠一样给张权培养出一名一名千夫长。
而且还是精英兵的千夫长。
但眼下,一个千夫长的苗子就摆在跟前,宋礼怎么肯放过这次机会?
将刘昊收入麾下,好处实在太多了。
最直观收益便是白捡了一百名精兵,还是王忠手里的兵,若此事成,想想王忠被气得薅头发的样子,宋礼就足够开心好一阵。
其次,刘昊若不小心在攻城中战死,那么赏赐给刘昊的战马自然而然又回到自己手上,依旧相当于白捡了二三十名活下来的精兵,还是够他高兴一场。
若刘昊侥幸活下来,凭张权对他的青睐,孙邈又赐名等等,刘昊被提拔为千夫长只是时间问题,这样自己的功劳便可以直逼王忠。
就算挖不过来,让王忠损失一匹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件四雕的事,他宋礼凭什么不干?
“义兄,据我所知,忠字营除了你那匹绝尘,应该没有其他战马了吧?义兄莫不是从今往后要步行?”
“呵呵……贤弟消息还真是灵通,不过怎么说这次我也是立了头功,一匹战马还是买得起。
倒是贤弟,你可要加把劲,别被他人抢了头功。”
宋礼完全不顾王忠后半句话,径直问:“义兄当真会买战马?
怕不是觉得子陵贤弟回不来,而许诺的空白一场吧?”
“贤弟说的这是何话?主辱臣死,我既以将战马许予子陵,子陵若遇不幸,绝尘定当随他而去,倒是贤弟想招揽子陵,总不会只拿一匹普通的野外吧?贤弟若缺战马,等华亭攻下来为兄送一匹便是。”
“哼。”宋礼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听完二人对话,杵在原地的刘昊脑海里只蹦出一句话:两个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