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瑶抿了抿唇,眼底飞快的闪过一抹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不忍,心疼。
从沈昭献口中得知,他幼年的经历很不好,爹娘都是寻常百姓,没有一技之长,整日也是为了生计而忙碌。
心中长舒一口气,傅瑶直觉自己如逢大赦一般,跟面前之人说话真费劲,生害怕下一秒就会说错什么,惹得他不高兴。
“何事?”傅瑶转过身体,面露疑惑。
果不其然,沈昭献的注意力顿时被饵饺吸引过去,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筷子,在傅瑶期待的目光下放进嘴中。
傅瑶默默在心中翻了一个白眼,惜字如金啊,“好吃你就多吃点。”
沈昭献点点头。
“没有为什么,大姑娘人很好,前些时日,大姑娘来此处是为了学习四书五经,我瞧着也差不多了,往后大姑娘还是莫要来了,以免污了大姑娘的清誉。”
可想而知,那时的沈昭献也没比自己大上多少,此时此刻,傅瑶终于明白为何沈昭献弯下了他宁折不屈的脊梁。
“怎么样?”
难怪?傅瑶盯着地面,难怪沈昭献没有听过甚至没有吃过饵饺,偶然听爹爹说过,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可。”
沈昭献定定望着面前的女子,一鼓作气说完心中想说的话。
爹娘临终前的遗命,身为寒门士人的无奈,倘若不弯下脊梁,活着都是一个问题。
活着都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爹娘数不清的药费,他做了不少苦力,终究是杯水车薪。
或许是习俗不一样吧。
沈昭献点点头。
“大姑娘······”沈昭献低低唤了一声,眼中闪过一抹犹豫之色,随即逐渐坚定起来。
沈昭献看着食盒之中整整齐齐摆放的饵饺,明显和认知里的包子有很大的差距,长得很是不一样。
“江南。”
想要说点其他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开始。
“沈公子,你今晚还要继续苦读吗?”
“那你们那边吃什么呀?”傅瑶双手抓紧石桌,问出了心中的想法。
只见,沈昭献深吸一口气,心中逐渐坚定起来,放轻了声音,“大姑娘,往后若是无事,还是莫要来此处了。”
也许,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却要为此舍弃前途,平心而论,她若是沈昭献,定然也会选择现在的路。
眼中泛起一股酸涩感,很快泪水翻涌上来,红了眼眶,深吸一口气,倔强的憋住泪花,可是,眼前模糊一片,她什么都看不清楚。
哽咽道:“沈公子,可是我有哪里做的不对吗?”
沈昭献摇摇头,月色照耀下单薄清冷的身影如同此刻冰冻三尺的心一样,“大姑娘很好,只不过,男女有别,大姑娘还是要注重清誉的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