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重审武安王一案。”
原本只是十几道声音,扩大到了几十道,然后变成千上万道。
百姓们一个接一个走出屋外,如潮水般朝皇宫方向涌去。
声音是越来越大,原本隔着三条街就听不到他们喊声。
到后来,声音竟能从宫门外传到宫内,原本愁着一张脸的皇帝嘴角越扯越大,最后克制不住的溢出笑声。
“呵呵。”
这一道笑声五味杂陈。
元公公摸不清他是高兴,还是难过。
这时,守皇宫大门的统领匆匆跑进来:“报,皇上,有人击登闻鼓了。”
皇帝迅速收住笑声:“是谁?”
【唉,他怎么不知道自己现在才是最大掌权人,就算违抗圣意也没有敢对他怎么样,何况还有这么多官员支持他,宫外更是有千千万万的百姓拥护他,他要是为武安王平反,能得到只会是更多的民心,还能成为百官眼里的贤君。】
【耶,皇上万岁,么么哒。】
“圣上英名。”
另一个证人接着说:“我们本想救出亲人后再反口,谁知先皇下旨抄家的速度太快,还不等我们赶回京中,武安王一家就被诛杀。”
上百名武官纷纷来到太金殿,紧接着,文官们也纷纷跟着上朝了。
反对平反的官员们只有二十二个人,他们悄悄地对看一眼。
【那些反对重审的官员小心了,小心出了宫门挨揍。】
“是……”
宫外门的百姓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宏亮,几乎能清晰地传到太金殿。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皇帝老儿怎么不说话?难道真的反对为武安王平反。】
其实他们心里十分清楚皇帝是同意重审的,否则之前也不会躲着他们,虽然后来同意下旨制止木楠锦平反武安王一案,但那都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支持他,他一个人抵不过众官员的口舌,只能等了。
这个么么哒是什么意思?
既然旨意已下,木楠锦可不敢耽搁,赶紧带着物证和五个人证进宫面圣。
在场的老官员一眼认出五个人证就是当年跟在武安王身边的侍卫,就是他们告发武安王叛国通敌的,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侍卫们也老了,但他们跟在武安王身边多年,经常与官员见面,想忘都忘不了。
【这个傻逼是谁啊?】
然,没有一个侍卫理他,反倒被杀的侍卫被其他侍卫拖了下去。
百官们早猜到真相,但还是很震惊。
“武义侯带着众武官击的鼓。”
其中一个证人哭着道:“有人捉走了我们的亲人,逼我们这么说的,当年我们胆子小,又害怕亲人死去,不得已才会说谎。”
反对重审的官员们:“……”
【别以为自己不犯事就会没事,你们迟早会恶有恶报的一日。】
文宣郡王:“……”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