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雨溪看了看时间,其实也差不多快到平时吃饭的点了。
泡米半个钟,煮粥半个多钟,到时候也该觉得饿了。
泡米的目的,在于让米提前吸饱水膨胀开来,这样到了熬煮的时候更快开花,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让口感更厚实。
当然,泡的时间也不能太久。一般来说,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分钟,否则煮出来的粥口感不粘,味道也不香。
她虽然没有吃过,也没有做过海鲜砂锅粥。但煮粥嘛,关键的点应该都差不离。
因而到了准备做饭的时候,她也跟着进了厨房。
苏云谷虽说会做饭,但平时毕竟做得少,对于很多细节还是把控不到位。
“正好,水开了,可以放米了。这个水量,够吗?”
她凑上前去看了看,“有点少了,可以再加小半勺进来。”
夫妻二人喝粥的口味一致,都喜欢比较粘稠的。徐雨溪平日煮粥时,米和水的比例,大概是在1:11。
粥要想熬得好吃,放水也有很大的学问。一次性给足了水,熬出来的粥才会软糯、绵密,还带着一层米油。
中途加水,会让粥水分离,吃起来口感不够绵密,就跟米汤一样。如果必须要加,那也绝对不能加冷水,而应该放沸水,这样才不会糊锅。
几秒过后,水重新烧开。经过充分浸泡,显得水润丰盈的大米,一入锅就跟着上下翻腾。
常言道,“煮粥没有巧,三十六下搅。”
米下锅后,就要拿勺子不停地搅拌,防止米粒粘锅跟溢锅,让每粒米都保持均匀的受热状态。
徐雨溪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托腮,痴痴地看着蒸腾的热气背后认真做饭的男人,顿时觉得胃口大开:
妈妈说得没错,会做饭的男人果然格外有魅力!
明明只是再简单不过的搅拌动作,偏偏被他做出了一种充满力量和克制的感觉。
苏云谷感受到了对面火辣辣的目光,抬起头似笑非笑地看了过来。眼底的暗色让她打了个激灵,立刻变得老实许多。
她今天运动过度,现在已经觉得身上开始酸酸软软,晚上绝对没力气陪他再闹腾了。
十多分钟以后,米粒次第爆开,扑鼻的米香直勾勾地拴住了胃,让刚才直说不饿的人有些坐不住。
大厨却依然淡定,手下动作不紧不慢,等粥煮到七八成熟时,小心倒入螃蟹、海虾、生蚝、扇贝、花蛤和八爪鱼等。
家里中午剩下来的海鲜其实并没有这么多,徐雨溪刚才特地去找两位邻居讨了些回来。每样都只要了几颗,力求种类尽量丰富。
海鲜易熟,不用煮太久,继续搅拌个五六分钟,当白粥逐渐被煮出虾蟹的微黄色,说明鲜味已经充分渗入粥底。
最后,再撇上适量的芫荽进行调味,肆意散发着海洋气息,活色生香、热气腾腾的海鲜砂锅粥,就算成了。
刚端上桌时,粥还在翻滚着,视觉和嗅觉冲击真的超猛(图源网络)。
饱满的螃蟹、鲜活的海虾、鲜嫩的生蚝、爽弹的八爪鱼、清新的芫荽,仍然还在咕噜咕噜冒着泡的粥汤里,翻滚个不停。
轻轻地舀起一勺,粥粒饱满,颗颗分明。呼呼呼吹走热气以后,迫不及待地送进嘴里,入口的甘甜和糯香,是让人无法克制的心动感觉。
于是,这顿晚饭,徐雨溪毫不意外地又吃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