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离开家乡,跟上一次相比,多了许多壮志豪情。
上一次离开,是在镇子上坐马车离开,当时更多的是对未知的京城的迷茫。而这一次从村子里离开,却多了许多肯定。
因为他们的离开,给村子里的亲人们换来了更好的生活。大家的生活因为国公府而变得越来越好。虽然也有很多辛苦,但心里却更加肯定,惟以自强且能助人。自己更强大了,才有更多的力量去改变家乡的贫穷。
而恋爱脑宋清泉脑子里却没有什么改变家乡,帮助家乡的想法,他唯一想的,便是赶紧游历完了回京城。他的未来的另一半在京城等着他去提亲。
“泉弟,你今日一直傻乐什么?”林春生靠在车壁上,看着从告别的家人后一直傻乐的宋清泉。
“呵呵,春生哥哥,我就是出门游历开心。”宋清泉乐了,不过还是没在未来大舅哥面前说穿自己想的是回京后和夏儿的亲事,不然春生哥肯定要埋汰他。
林春生无奈道:“又不是第一次出门,对了,你爹有没有跟你说倭寇的事?”
听到这,宋清泉也不禁严肃起来:“说了,听说闽地很多城镇都遭殃了,这年都过了,粮也不是刚收那会。马上都要春耕了,应该不会再来抢了吧?”
马车穿行过市集,窗外是各种热闹的呦呵声,笑声,林春生道:“只怕不止要抢粮食吧。你听这外面多热闹,老叔说以前战乱的时候倭寇也到过我们这,大白天的在街上抢了不少女人。”
“啊?还抢人,丧尽天良啊!”宋清泉愤慨地说。
“这日子看着安定,其实还是暗藏凶
机的,夏儿说的没错,大兴地大物博,周边觑觎我们的肖小不少,不止边塞要防,其实这海防还真的不够。”大兴在西北的布防比较多,各地都有节度使和驻军,在海边,因为大兴的海岸线实在太长,而且也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入侵,只有一些倭寇偶尔打结商队或上岸扰民。之前的几十年,整个地区都在打仗也比较动荡,人丁也稀少,后面朝廷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出了很多税的政策惠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是三个孩子以上的。
随着大兴逐渐平复后经济复苏,这几年沿海很多海船贸易也让海边城镇的经济越来越好,又开始引得倭寇再度光临了。
而他们这些地区的知县也好,知府也好,大部分都是通过科考上来做官的,大部分都是读圣贤书,可能跟着律法治民还行,可抵抗倭寇,已经属于是兵家御敌之道了,不少县官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打仗的经验。慢慢地倭寇也变得越来越胆大。
“不知哥哥有什么想法吗?”宋清泉道。
林春生点点头,笑道,“其实想起来夏儿以前有过一个想法挺有趣的。倭寇的船设计得不错,在海上航行速度比咱们现在大兴用的海船快许多,番外商人的船设计得更好,吃水量大,装载货物多,航行快还防御力高。这两种船一种轻巧,一种繁重,相比我们目前大兴的海船显得太普通。夏儿之前在江城时问过姑父,为何我们不主动出击去抢海船回来研究?这个问题其实夏儿也问过我,我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何我们要防,而不是主动出击?”
“咱们大兴去抢别人的船?”宋清泉傻了眼,他哪里想过这么不文明的手段。在他读过的史书里,自秦统一中原后,大兴的前朝大都在抵御外敌,内部偶有战争,也是反抗皇帝推翻昏庸无度的皇朝。主动出去抢占周边的小国家的,倒是很少的,即便是如今西域和吐蕃之类,以前经常同大兴打的不可开交的小国家,也是找到了平衡在和谐相处。
“有何不可?”林春生瞥了他一眼,果然是个小书呆,读书读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