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去,祖母也是苦口婆心地说她,甚至带了点埋怨的意思,入宫都要两年了,肚子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其实平阳大长公主又哪里是去了什么侯府才出地意外?还不是为了柔昭容早点儿有孕,特意去了京郊的普明寺求送子观音,还去药铺子里抓了不少补药给她带回宫。
越想越委屈,越委屈越哭,也不知抽泣了多久才睡着。
第二天早上回京过年、给皇帝太后请安,远离圣都的藩王们都开始陆陆续续地进宫,赵昀起地早,还没用早膳就回建章宫了。柔昭容惯常是早起的,自然是跟着起来伺候赵昀洗漱更衣。
四公主也早已退烧,慧昭仪也打发了宫人来凤仪宫,陆暄仪又赏了好些补品给人带回延福宫。
今日的请安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唯一一件就是赶在请安前,陆暄仪已经将懿旨发往各宫,从新年的正月初一开始,凡是陛下的妃嫔都需要每日来凤仪宫请安。生病、怀孕头三月、产前一两个月、坐月子都是可以告假的。太后那边还是不变,逢初一十五和年节,由皇后带领众妃嫔请安,无特殊情况,太后一般也不会见其他妃嫔。
华阳宫内,淑妃恭恭敬敬地接过皇后的懿旨,又含笑打赏了宣读懿旨的宫人,等人刚一出去,面色就立即沉了下来。银辉不敢说什么,只扶着淑妃进去休息。
“咱们的皇后可真是贤惠呐,”淑妃冷笑着将懿旨捏地紧紧地:“让所有妃嫔日日请安,为新的宫规建言献策?呵,真是狂地很。不过是仗着如今年轻,又长着一张如花似玉的脸,能让陛下多去凤仪宫几晚,就生出了这样的雄心壮志来了。”
“娘娘何必跟皇后置气?”银辉从淑妃手中将懿旨接过,好生收了起来,再给淑妃揉肩:“皇后到底年轻,让她去做就是了,她又没有管理过宫里事,又哪里知道哪一处水深哪一处水浅?跌几个跟头,陛下还不是会更念着娘娘的好?到了那时,娘娘生了小皇子,又再掌宫权,皇后也不过成了花架子,谁都不会是娘娘的对手。”
这一席话可真是说到了淑妃的心窝里,于是淑妃就不再那么生气,闭目想了一会儿,才低声吩咐道:“本宫知道了。咱们可不能冒头,让其他人去当出头鸟。她不是想拉着低位的那些人跟她一条心么,本宫就看着,她们会建什么言献什么策了。”
“是,娘娘英明。”银辉笑道。
又过了一会儿,晴儿进来给银辉传话,银辉一听,脸色立变,忙回身禀告给淑妃:“娘娘,方才国公府里递消息进来,说是三姨娘要......要不行了。”
“什么,母亲她......”原本还在贵妃榻上躺着的淑妃乍然听说母亲要不行了,就要急地站起来,银辉忙快步过去扶住了淑妃,又劝道:“娘娘,不如奴婢这就先去请了皇后娘娘的旨意,由奴婢先出宫回去看看。”
“对,对,你说地是,快去罢。”淑妃可真是六神无主了,听了银辉的话,才勉强镇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