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类第一名,昌南御土社,价格二十二万六千两,五艘!”
嘶……
嘶……
毕自严的话音刚落,人群中顿时惊呼了起来。
相当大一部分人直接惊的站了起来,身体不自觉的朝前倾着,似乎想看看标书上的价格真假。
去年陶瓷类最高一艘价格是八万四千两,这已经高出均价五万三千两了,这已经是极高的价格了,但没有想到今年竟然会这么高。
“瞎搞,瓷器在海外极为受欢迎,但价格定这么高能回本吗?”
“御土社专用高岭土,基本上都是官窑,现在怎么会出口海外?”
“对呀,而且都是高端瓷器,一件瓷器低则十两,高则百余两,东非那个地方能买的起吗?”
“买肯定是买的起的,这玩意在那边算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一个部落酋长还是很富有的,买个七八件还是可以的,而且还能往内陆运送,那都是抢手货。”
“一艘海运遮洋船至少能装两千余件的各类瓷器,按均价三十两算,一船的价格就能卖到六万两,加上回程所带货物三趟来回基本就回本了,以后就算赚的。”
“这个账对方肯定是算过的,而且有官窑这个名头在,不怕卖不出去的。”
……
毕自严可不管他们在议论什么,依旧是继续高声的念着:“第二名,龙泉春水堂,二十一万三千两,十艘!”
……
“第十六名,万家粗陶号,十六万四千两,十艘!”
……
“金器类,第一名,北京城错银铜壶坊,价格二十三万三千两,五艘!”
“第二名,佛山冯了性,价格二十一万七千两,五艘!”
……
“农耕类,第一名……”
……
毕自严念完一个大类没有给商人们议论的机会,立刻开始了下一个大类,否则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内,毕竟接下来还有两场拍卖。
尤其是第二场,那可是大戏。
足足过了三刻钟的功夫,还换了户部右侍郎吴甡念了一部分,才堪堪将所有中标商号给念完。
润过喉的毕自严高声道:“诸位,此次一共十四个大类,两百四十一个商号中标,所有标书都会贴在两侧,诸位可自行查看。
看热闹的百姓不可进入广场,所有结果明日刊印在大明日报之上,违者杖十棍!
给诸位半个时辰,若是没有疑问,那此次拍卖将确认封档,接下来的时间大家伙儿请自便!”
毕自严说完,便朝着高台下走去。
不待他走下台,九成九的商人都是站了起来,朝着两侧的木板墙而去。
每一个大类的木板墙都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则是抄录汇总出来所有标书信息,第二部分则是标书原件,大家伙儿看完了汇总若是不信则可以对照标注原件。
他们都想去看看是不是有抄录错的,万一有,那自己或许就有机会了,这就是典型的嫉妒心态。
而中标的商人则是待在原地,与同样中标的商号交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