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叫李二的小伙子,以打柴为生,他有个老母亲,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已经半年多了,李二为给母亲治病,几乎借遍了村里的所有人家,但仍是杯水车薪,母亲的病仍不见好。
这天,李二又上山打柴去了。由于惦记着母亲的病,他一边打柴一边掉眼泪。当他打完柴,准备回家时,忽然发现在不远处的小溪边,有一位白胡子老头,老头须发皆白,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神采奕奕。老头对他说:“年轻人,我看你一边打柴一边掉泪,一定有什么难心事,能否说出来,让我给你出个主意?”
李二见老头慈眉善目,知书达理,便一五一十地把母亲得病及为母亲借钱治病的事说了。老头听完后,捋着胡子说:“小伙子,别难过了,回去后,你找个大瓦盆,在里面放上米,米上放些水,然后,你把盆放到太阳底下晒,等盆里的水干了,你母亲的病也就好了。”
李二一听,心里犯了嘀咕:这老头是不是个疯子,或是神经有毛病?世上哪有这样的事?但他又一想,既然老头能说出这样的话,也许真的有什么道道,何不按老头说的试试?
李二把老头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打完柴后,便赶紧回家,按老头说的,找了个大瓦盆,放上米,又倒上水,端到太阳底下晒。他一边晒,一边在心里叨咕:这水什么时候能干呢?干与不干,母亲的病能不能好呢?
就这样,李二守在大瓦盆旁,一步也不离开,眼睛紧盯着盆里的水,生怕错过什么似的。
不知不觉,李二在太阳底下晒了一天,到了傍晚时分,他忽然发现盆里的水真的干了,而且,在盆里的米上,长出了几棵嫩绿的小苗。李二一见,惊喜万分,急忙跑回家去,把这件事告诉了老母亲。
老母亲听后,也十分惊奇,对李二说:“孩子,莫非这米上长出的绿苗,真能治我的病?如果真是那样,你就赶快把它栽到地里试试吧。”
李二听母亲这么一说,便赶紧把盆里长出的几棵小苗栽到了地里。说来也怪,这几棵小苗见风就长,没过几天,竟然长出一大片来。李二一看,心里非常高兴,便精心地管理起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些小苗竟然开了花,而且,结的果实与桃子十分相似。李二摘下一个,拿回家去让母亲吃。老母亲吃后,觉得味道鲜美,十分可口,便让李二再摘些来。李二又摘了许多,拿到街上去卖,结果,被过往的行人抢购一空。李二一看,这果子这么受人欢迎,便决定以后专门种植这种果子。
又过了一年,李二种的这种果子获得了大丰收。他除了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和拿到街上去卖外,还拿到县城里去卖。由于这种果子味道鲜美,老幼皆宜,一时间,竟成了抢手货。人们问李二这种果子叫什么名字,李二一想,这种果子原本是棵救命稻草,是母亲吃了它后才把病治好的,于是,他便说:“这叫‘寿桃’。”
这一年,由于李二种植的寿桃获得了大丰收,他家里便有些余钱。他用这些钱为母亲买了许多营养品,把母亲的病彻底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