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主到厨房里做了顿好吃的,端到小李面前,让他吃。小李一边吃,一边想:财主这家伙真狡猾,今天我把他治服了,叫他不敢怀疑我,以后我就好往他家里拿东西了。
从这天起,小李往财主家拿东西更随便了,有时拿米,有时拿面,财主不但不说什么,反而给他做好吃的。
这事慢慢叫财主婆知道了,她心里很气恼:自己的男人偷了东西,反给他做好吃的,这不是助纣为虐吗?她决心把这事弄清楚。
有一天,财主婆到厨房里做饭,故意把柜门敞开着。过了一会儿,她到小李做瓦工的屋子里偷窥,看到小李往自己兜里揣了不少米和面,还把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往家里拿。财主婆悄悄跟在后面,见财主把东西都收起来,还给他做好吃的。她气得直哆嗦,回到厨房里,把财主婆拉到一边,把这事说了。财主婆说:“咱家的东西是公家的,不能让他随便拿。”
财主听了,一拍脑袋说:“噢,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他拿的是公家的东西,怪不得我给他做好吃的呢。”财主婆说:“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个法子让他明白过来。”
第二天,财主到小李家里去要活计。小李正收拾工具,忽然喊起来:“呀!我的钱呢?咋没了?”小李边说边四处张望,样子很着急。财主说:“你别着急,我给你找找。”
财主仔细看了看屋子,问:“你屋里就你一个人,钱是从哪里丢的?”小李说:“刚才我还在干活呢,钱肯定是从烟囱里丢的。”财主问:“烟囱?难道你烟囱里放钱了?”小李说:“当然了,我每天给财主打补丁的时候,把钱往烟囱里放,财主取钱方便。”
财主听了,心里一动:这倒是个好办法!于是他说:“噢,原来是这样。那你就继续放吧。”说着,他转身要走。小李忙喊:“你别走啊!我得把钱拿回来。”财主说:“你放的是公家的钱,怎么能拿回来呢?”小李说:“不是公家的钱吗?那好,我得去报官。”
财主一听这话急了,忙说:“别别别!是我自己拿的公家的钱,不是偷你的钱。这样吧,我把公家的钱还上,你再把钱放回去。”小李说:“那不行!我得把公家的钱拿回来。”财主说不过小李,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财主回去后,马上把公家的钱还上。小李把钱拿回来后,心里很高兴。他把公家的钱藏在屋里的烟囱里。第二天早上财主婆发现了这笔钱,便偷偷告诉了财主。
财主知道后,便找来小李,说:“你真聪明!你把公家的钱藏起来就不怕偷了!”小李一听这话傻眼了:这可不是好事情啊!于是他急忙对财主说:“不、不是这样的!我把它藏起来了。”
财主问:“藏哪儿了?”小李说:“藏我屋里的烟囱里了。”财主听了大笑起来:“哈哈哈!原来如此啊!”
从此以后,小李再也没有往财主家里拿东西了。他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和错误的原因。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声誉和信誉,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和环境。他开始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并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和道德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通过诚实和道德的行为,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时,我们也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