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含蓄委婉些吧。
可是,李录真没什么过激反应。
他还很平静,比刚才还平静。
简直是风雨欲满楼的前兆。
好像马上就要蹦出个更大的杀招。
只见他彻底转过身,没有方才非要出去的急切。
拍了拍一路骑马沾上的路间灰尘。
漫不经心地就开了口。
“她?”
“你确定,这个被你关着的就是她吗?”
拍够了,一点痕迹都看不见了,才又理了理衣衫上的褶皱。
完毕。
抬头看过来。
“罢了,不见就不见了,区区一个南国的和亲公主,是死是活就这么着吧。”
说罢,就要走出宫殿。
“父王留步。”
李燚在他说出这句话后就变了神色,全然不及开始的气定神闲。
两人的神色好像换了换。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荣恩不是她?怎么可能,您没见过,她们长得……”
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像一个人似的。
“长得像?”
李录接过他的话,“你以为她的能力会受这些外在的限制?”
“那个公主,多半不是的了。”
李燚还待挣扎,“现在不是,将来呢?或许是时机还没到……”
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能的希望。
怎么能说不是呢。
“那你便等着吧,或许你说得对,时机还没到吧……”
最后半句,他也说得十分怅惘。
他也不知,如何才能找到她。
话落,便不再犹豫,走了出去。
殿外围着的大臣们想要试图从他脸上找到可以获取的信息。
可是无果。
与刚才进去时相比,还更淡漠了。
李录走在宫道上。
夜色沉沉,若不是今晚的月光又大又圆,只怕连路都看不清了。
但他不在意。
他一人身处黑暗这么久,习惯了。
四周寂静无声。
只有他一人的脚步声。
不对,还有一道。
软一些,很小心翼翼的步伐。
他猛地转过身,看向从李燚寝殿出来后就一直跟着自己的人。
“静瑗?”
他认了出来。
是静瑗,王清嬿的妹妹。
“王爷,别来无恙。”
静瑗很欣慰,王爷还认得自己。
看来她并没有那般的无足轻重。
这便足矣。
“嗯,你也是,”他不明白她跟过来的原因,“你有什么事吗?”
静瑗摇摇头,“没什么事,只是想给您送个灯笼。”
说着,就把手里拿着的唯一一把宫灯递了过去。
“不用,本王不需……”
他欲拒绝。
“您还是拿着吧,王爷。”
她苦笑一声,“静瑗多亏了您才能得以今日的光景,不过是一把宫灯,就当做下属对您的关心好了。”
灯笼被往前又伸了伸。
李录想,或许是今夜的月亮太亮了,他看清了面前人脸上的落寞。
竟不忍心再出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