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年前,少林寺有一位扫地僧,那位扫地僧出场时还不到一百岁。
谁敢说张真人就不如那位扫地僧了?
“李小友,下山去吧。”
“老道在山上等你。”
云海边缘,老人腰身挺拔,慈眉善目,自有一番宗师气度。
“多谢真人指点之恩,晚辈没齿难忘。”
“真人,晚辈告辞了。”
李冬阳深深朝老人一拜,然后转身。
这位老人,他的胸襟和气度令人心折。
李冬阳很敬重他,从他身上,你挑不出半点德行有缺的地方。
李冬阳下山了,这一次下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上来。
这一趟武当之行,李冬阳见到了天地有多么广袤,也认识到了自己有多么渺小。
也是这一趟武当之行,李冬阳心中燃烧起了无限的斗志。
他李冬阳还很年轻,借助衍法空间,说不得他也可以走上一条通天大道,从而活个三五百年,坐观时移世易。
老人站在山巅,默默注视着年轻人下山的背影,眸中带着一抹笑意,轻声自语道,“这条路上,又多了一个同行者,还不算太过于孤独。”
从山顶到山脚,短短的一段路程,李冬阳心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李冬阳还是李冬阳,只不过他身上的锋芒已经收敛许多,不再刺眼。
从张真人身上,李冬阳学到了很多。
越是高手,越能认知到天地的广袤,越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故而便越是谦逊。
正如一句台词,真正的大师,都怀着一颗学徒的心。
只有孤陋寡闻的浅薄之辈,才会自傲自大,觉得自己厉害了不起。
可怕的是,他们并不知晓自己的自傲自大。
李冬阳悟了。
以往的他,便是这样一个孤陋浅薄且自傲自大的人。
带着已经折断的青锋与倚天,李冬阳重新上路了。
这一次,李冬阳要前往江南武林,去往龙泉县。
春秋时期,欧冶子曾在龙泉铸造三柄宝剑,其中一剑名为龙渊,唐朝时期,为避高祖李渊名讳,龙渊改为龙泉。
龙泉县多有名匠,李冬阳准备前去龙泉县寻人重铸倚天。
倚天剑是峨眉派掌门信物,李冬阳当然要将倚天剑完好无损归还给灭绝师太。
在李冬阳前往江南的路上,一则消息从武当山上流出。
昆仑派李冬阳强闯武当山,击败了武当派掌门人宋远桥,这消息不知是谁传出的,江湖上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面对江湖人的询问,武当派掌门人宋远桥也不避讳,肯定了这个消息并非是谣传,并坦言自己不是李冬阳对手,夸赞昆仑派李少侠武艺高强,已入江湖绝顶行列。
宋远桥亲自出面,坦然承认自己并非李冬阳对手,江湖上一片哗然。
消息在江湖上越传越离谱,传到最后,竟然有人说李冬阳击败了张真人,弱冠之年便已问鼎天下第一之位。
江湖上各大派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底层的江湖人却是传得有鼻子有眼。
这一切,与李冬阳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已经骑马入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