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无菌巾,小心翼翼地覆盖在病人的腹部,只露出了穿刺部位。接着,他拿起穿刺针进行穿刺。
随着针尖穿透皮肤,进入腹腔,他能感受到针尖的在腹腔内微妙的移动。他轻轻地抽取了约20ml的液体,那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
他迅速拔出针头,然后用纱布按压,贴上胶布。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考官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进入下一个站点。
第二个站点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进入考核教室,一名模拟小患者正躺在床上,面带痛苦之色。
张天勤温柔地对小患者说:“小朋友,不用害怕。”他先用酒精消毒。接着,他拿起细小的静脉针,准确地找到头皮静脉,轻轻扎了进去。张天勤迅速完成输液管的连接,并调节好输液速度。考官再次点头示意,张天勤松了一口气,赶往最后一个站点。
第三个站点是吸氧术。张天勤走进急救室,试题显示这位模拟病人正在剧烈喘息,请选手进行处置。
张天勤迅速评估病人的状况,确定需要使用鼻导管进行吸氧。他迅速取出氧气瓶,连接好鼻导管,调节氧气流量,然后轻柔地将鼻导管插入病人的鼻孔,确保病人能够顺畅呼吸。病人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考官满意地记录下他的表现。
同时,李辉的第一个考核站点——心肺复苏术。李辉面对模拟病人,沉着冷静地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考官看到他动作娴熟,频频点头。
徐婷则分别完成气管插管和伤口缝合两个站点的考核。她在气管插管站点表现得尤为出色,迅速准确地将插管插入病人的气管,确保了病人的呼吸道畅通。伤口缝合站点上,她的针线活细致入微,伤口缝合得几乎看不出痕迹。
三个小队成员都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比赛进入最后的阶段,等待他们的是需要团队合作的休克患者的处理。患者因失血过多导致休克,情况危急。张天勤十分冷静,立即开始评估患者的状况。他发现患者的血压极低,脉搏微弱,呼吸急促。
“这是失血性休克,”张天勤果断地说,“需要立即补液和输血。”他迅速指挥李辉准备输液装置,徐婷则去取血袋。李辉熟练地插入静脉通路,开始快速补液。徐婷则迅速将血袋挂上,确保血液顺利输注到患者体内。
与此同时,张天勤要求密切监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渐渐地,患者的血压开始回升,脉搏也变得有力。张天勤松了一口气,继续指挥队友们进行后续治疗。
……
比赛结束后,裁判们对各组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张天勤一组的表现得到了高度评价,尤其是在处理休克患者时的冷静和专业得到了裁判们的一致认可。最终,他们以第一名晋级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