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拿起一块递给陈实发:“三叔,来吃一块,刚从地窖里拿出来的,凉的解渴”
陈实发也没客气,接过就大口吃了起来,几下吃完,直觉舒爽又解暑
陈奶奶知道,陈实发这么晚来,绝对不是闲话家常的,必是有什么事,于是也就主动开口:“实发啊,这么晚了,是有什么事吧”
“啊,是有点事”,陈实发没有隐瞒
“老婶子您也知道,我们家地多,现在地里又缺水的厉害,每家每户都限水,好几块田眼见着都枯死了。”
陈实发搓了搓手,略有不好意思的继续:“这不今天看小念他们去打水只打了一桶,省下半桶,你们要是用不了,不如就让给我吧”
陈念明白了,她家本就不是天天去取水,而且每次也只是做做样子,只取一点,按照村里的规矩,每天的量都是用不完的。三叔的意思是,这些用不完的量都让给他。
“这倒没什么,本来我们用水也少”,奶奶听明来意后,略一思索回道,“只是这样,其他家会不会有意见?”
“这您放心,水是您自愿让出来的,别人有啥意见可说啊”陈实发看老人没有反对,自然喜出望外,接着道:“以后您家的水我每天都挑了送来,让他们小年轻歇歇。”
“那感情好,先谢谢她三叔了”
“婶子您还跟我客气,要说谢也得是我谢谢您啊”,说好了事情,陈实发不欲多留,“行了,我这也不打扰了”
说罢,站起身准备离开
将人送到门口,又拿了桌上还剩下的两牙西瓜给他
“拿回去给孩子吃”
陈实发连连推距不肯要,按理他上门求人,是应该带些东西来的,不拘什么,总算是个心意。
无奈家里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唯一地里长得好的几株番茄,早被小崽子们一人一个的看管起来,谁都不让动。
空手上门,让这个老实人着实有些抹不开面子,只好硬着头皮。
好在陈奶奶是个好说话的,三言两语下来就答应了。可这西瓜却是无论如何不肯再拿。
陈念也没有再坚持,村里人都知道,陈三叔是个实诚人,前些年自己长期不在家,多亏了他对奶奶时不时的照应,现在能帮人一把,也算还点人情。
果然,这之后陈实发每天给陈念家送一桶水,这倒比之前用的水还多了,陈念找他商量,不必每天担水,两天一回就够了。
陈实发当然更高兴了,这意味着他家能用的水就更多了,至少家门口的几块田里的庄稼可以勉强维持生长了。
陈实发每天都取两家水的事,自然瞒不过村里人,大家开始只以为是陈老三心善,帮着别人挑水,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陈念家的水用不完,全给了他家。
人两家你情我愿的,其他人不好多说什么。
有人也找了村里相熟的人家,还得是地少、人不多的户,两下一商量,一拍即合,纷纷开始效仿。
不过他们可不像老陈家似的,白给白拿,双方都有约定,除了每天固定的负责挑水以外,还要给出水的人家付些报酬,一般是一篮鸡蛋,或者野鸡、野兔之类的。
反正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只要互相商量好了就行。
总有那么几个喜欢摊小便宜不守规矩的人,打上来的一桶水,先自家用两瓢再给人家送去。
有些人家吃了亏,就不愿意再做这“卖水”的买卖。陈实发倒是和他的名字一样,实实在在的隔一天给陈家送一次水,从不少量。
不过村里这卖水的买卖也没持续多长时间,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井里的水变得越来越少了,泉眼几乎不再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