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酒的价值,可就有多有少了。
收完王老太爷的税之后,王怀带着众人来到村中村民自发的集合处,开始收税。
能交的起税的,都是集合在村的一处地点交,交不起税的,才需要官差上面强行收税。
“王小二,粮食二百八十斤,少两斤”
“王大铁,粮食三百七十斤,少五斤”
“王铁蛋,粮食两百五十四十斤,还是缺十斤”
“王羊,粮食两百六十斤,还缺五斤”
“王坤刀,粮食一百九十斤,还缺二十斤”
…………!
王怀让人把官称,官斗,放在地上,开始称了起来,按照田地的多少,收多少税。
这官斗,放在地上一比,足足高出两成。
官称一看就是调过。
税不够的,先补钱,如果没有钱,就派人去抓村民家中的鸡,鸭,猪,羊或者有价值的东西来填补。
少多少斤,全看他和村民的关系,有没有提前给钱。
关系好,收的少,关系一般,收的多。
想不收,想都不要想。
村中的百姓,是敢怒不敢言,有一些已经多准备了几斤,还是不够。
李烈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大宋每一年都有人要造反,这特色,不造反也是死路一条。
种粮食一年到头,交完税后,想要熬到下一季,每一天都要饿肚子,都不够全家吃的。
特别是偏远的山村。
“怎么会差了十斤,不会啊,我在家称的时候,已经多放了两斤”
“应该是称错了,怎么再称一下”!
听见税官报完数量之后,一位白发老头急了。
“这是官称,自然是不一样,这是县令定下的规矩”。
王怀冷冰的说了一句,命令衙卫下一个。
其他人也是无动于衷,他们大老远的跑过来,不就是为了有好处劳,不说粮食少了,钱怎么来。
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钱早就孝敬县令了,普通百姓多出的粮食,才是他们的利益。
“王怀,你也是村中出去的,怎么如此贪心”
“你就是一个畜生,别人怕我,老夫可不怕你”
“你这是造孽”!
白发老头看见王怀是铁了心不肯让步,不由的开口大骂。
“就是,王怀,你太过分了”。
“上一年,你多收两到三斤就算了,你现在,多收十到五斤,生孩子没屁眼”
“王怀,王小时候还抱过你呢,王和你爹可是老熟人,你不看僧面也看佛面啊”
“就是,就是”
……!
老头带头之后,其他村民也是愤怒不平,开口指责。
“大胆,敢抗税,来人,给我拿下”!
朱都头一挥手。
“刷”!
一众衙卫,衙役纷纷拔出大刀,长枪,对齐人群。
“老白头,这是县衙的规矩,收税,是朝廷的规矩,带头抗税,可是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