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期间,张华怀疑徐明和唐霞在联手骗自己的钱。
于是张华先是在夜里勒死徐明,又在天亮的时候杀掉唐霞。
杀完人后把两人尸体都埋在了客厅下。
由于张华的房子在比较偏远地区,邻里又没什么人居住,导致这罪行到现在没被发现。
若不是王岳大曾坚持继续审讯,这桩罪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天日。
......
一大早,老郑便召集大家在组里开会。
“接下来我播放的,是去年青海酒店发生的一起枪杀案。画面是酒店的监视系统拍下来的。”
“凶手手持自动步枪,在五分钟内,枪杀了酒店的两名保安,一名前台,一名服务生。”
“而昨天晚上,我区热电厂门卫被打死,配发的六四式手枪,也被抢走。”
“从现场提取的弹壳号码,和去年青海案件所使用的子弹是同一批号的。”
“此人已被认定为一号疑犯!”老郑结束了对案情的基本阐述。
大曾率先提出疑惑:“凭什么认定这人是北京人啊?万一是流窜作案,这人现在早就跑路离开BJ了。”
“口音,根据青岛酒店的幸存者口供,一号嫌犯用的是地道的北京话。”
王岳看完监视画面:“这个一号嫌犯身手敏捷,枪械运用熟练,出枪动作非常准确,我怀疑此人受过专业训练。”
老郑听了连连点头:“真不愧是侦察兵出身的,凶手枪法准确,被害人都是一枪毙命。”
“因此不能排除,凶手曾经当过兵。”
“这个批号的子弹,流通范围有多大?”
“这批子弹是十五年前在青海配发的,查找方向十分困难。”
案件交流的差不多了,老郑总结:“嫌疑人的身份至今都无法查明,如果杀门卫的就是他的话,那么一号嫌犯身上就有两支枪了。”
“所以我希望,在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特别小心!”
王岳跟着大曾去领取配枪准备巡逻。
王岳熟练地拉开弹夹,确认实弹,谨慎地锁上保险。
不能不小心啊,这回他要面对的是心狠手辣的悍匪刘定山。
大曾却显得一脸轻松:“这家伙刚做完案,躲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会出来。”
“少说两句吧,全局都出动了,怎么咱们六组就呆家里不动弹?”
“要我说啊,瞎忙活,不信?不信我们俩打个赌。”
“大曾,王岳,出发了。”
夜晚,四人开着车在固定路线上巡逻,一边开着车,一边交流起了案情。
“季姐,你说这嫌犯不是已经有一支自动步枪了吗,怎么还要杀人抢枪呢?”
“手枪更容易掩藏呗。”
“不对啊,自动步枪又不大,用包一装就走了。为什么还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王岳提出自己的猜想,“这家伙要办大案子!他一个人不够。”
大曾接着王岳的话讲:“没错,他需要帮手,多抢一支枪,合情合理。”
这晚巡逻无事发生。
大曾回家前还得意地问王岳:“我说的没错吧,这家伙肯定躲着不出来了。”
接下来几天也都应证了大曾的猜测,一号嫌犯销声匿迹,仿佛人间蒸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