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事?”
宋归坐那不是坐,与和尚要了几个炊饼,便就着寡淡无味的素菜,呼噜呼噜吃了起来,赵皊并不介意宋归吃饭的动静,还拿了一个馒头,等宋归三五口吃下一个便递了上去:“粮食不够了。”
“咳咳。”
宋归猛的咳嗽:“十万贯的粮食?”
“嗯。”
赵皊也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很快她便理直气壮道:“我是代表着爹爹,爹爹赈灾,怎能小家子气?”
那你找你爹去啊!
我还是跟人借的呢!
“还缺多少?”
“最少再来十万贯,而且,现在十万贯也未必能再买到之前那么多的粮食了。”这很正常,这时候各个粮商都不约而同的开始涨价了,宋归点头道:“我想办法。”
福康公主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我能拿出来一些爹爹娘娘不要的东西。”
你那叫偷。
宋归无奈道:“收了神通吧!姐姐。”
“唤谁姐姐呢?”
咦~~~~~
明里暗里,
就连一些打定主意,眼不见为净的官宦衙内都一直在偷着看,看到福康公主好似还自然而然的拍了宋归臂膀一下子,顿时……情绪四起……
有激动的。
有鄙夷的。
“堂堂公主,不知廉耻,明日我一定让爹爹,好好的参她一本。”
“就是,就是。”
也有酸的。
毕竟,
虽然对于致力于做大事的文人来说,迎娶公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甚至,反而是给自己的清白无污的身世蒙上了一层纱,但是,致力于做大事的有几个?自己连个?荫官都没有的衙内们,都快馋哭了。
“等着吧!宋三郎此时得意,明年便是大考,他此前成绩便只是勉勉强强,现在又折腾这个折腾那个,明年考不中就好看了。”
“就是,就是。”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陷。”
苏轼不由的瞪了一下,那几个酸的,都有些控制不住的衙内,低声道:“爹爹,若他与……”
“无妨。”
苏洵擦了擦嘴,起身道:“你们且吃,老夫回去歇歇。”
说着,
便要走。
宋归在远处,他是真的感谢苏洵上次给自己润笔《防洪治水十三言》,拱手道:“先生可是吃好了?”哼,苏洵理都没理他。
宋归眨了眨眼。
赵皊笑道:“还说自己与之交好?苏家一家父子三人,这几日的名声可不比你差,而且,你至少百姓当中,人家却是文人当中,甚至,有几位已经觉得苏洵可为当世大儒。”
宋归点点头。
以后更厉害,唐宋八大家,他家占了三个。
“还有什么事?”
“累了?”
赵皊收敛了一些笑意,然后便径直道:“还有便是,你去查那骸骨案的时候,张茂则来了,说是爹爹让你明天跟着早朝的官员一块入宫。”
“早朝?”
宋归眨了眨眼:“我拿什么身份上?”
“看殿门?”
赵皊也有些不确定……
宋归沉默。
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