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则微微颔首,俩人早有瓜葛,如果他知道今日会发生什么,他肯定多多少少会暗示宋归,但是,他也不知道啊!
无奈。
宋归只能领旨,刚被领进来没一会便又被领出去了,而且,领宋归的还是一位禁军,禁军人高马大,宋归不认识人家,人家却认识他:“官人曾经习武?”
宋归看向了对方,好似,那日与老谏官斗的时候,便是他按着自己,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未曾。”
“哦。”
那禁军却好似感受不到,走了一会后,闷闷道:“官人应当习武。”不过,说完这句话之后,他便又摇了摇头:“读书最好。”
宋归忍不住有些好奇了。
“将军贵姓?”
“安敢称将军?”
对方急急忙忙摆手,不过,说起自己的名姓却还有些自豪:“官人唤小人种谔,种二郎便是。”
“种家人?”
宋归现在已经知道了,种,杨,折,姚四大将门,四大将门中虽然杨家将好似最出名,但是,真正的历史上,无论是种,折还是姚都不弱于杨家将,甚至,不站在亲戚的角度而言,杨家还是占了被改编戏曲的功。
种谔有些自卑又自豪,颔首道:“卑职正是种世衡种老将军二子。”然后,便转移了话题:“那日面对官人,官人虽是文……呃……清雅书生,却是筋骨凝练颇为骇人。”
宋归忍不住有些开心:“多谢将军。”
种谔摇摇头,他是真有心劝宋归弃文从武,宋归还未习武便有那般筋骨,若是能够习练几年,而且,宋归年岁还真不算大,但是……
你是要被天打雷劈吗?
劝人习武,枉为人子。
唉!
他只能是叹了口气,憋了回去,却难免对宋归这么一个文人有了些好感,亲自去取了一领轻甲递给宋归,宋归轻声道:“将军可有一子,唤做种师道?”
种师道。
北宋名将矣。
水浒里面出现的老种经略相公便是他。
“可是四郎?”
种谔回答了一下,然后急忙摆手道:“四郎非吾子,乃是七弟种记之子。”
宋归点点头,他暂时还没有能力收罗名将,名将也不可能跟着他造反,只是满足一下好奇心,便转身去换衣服了。
周围禁军这才凑过来:“早听闻宋三郎并无傲气,今日一见,才知传闻非虚也。”
“是啊!寻常文人,面对我们纵不会口出恶词,却也难免敬而远之,倒是这宋三郎,对我等却是亲近的很。”
“这还有假?我从他那日揪着几位老谏官的胡子便知,此人若习武,必定为当世虎将。”
“狄相公吗?”
一时间,
禁军们竟都有些哑口无言,是啊!纵为武将第一人,又如何?
不一会。
宋归出来,一众人又是一阵夸奖,倒不全是讨好,宋归本就气质极佳,如今又穿了一身轻甲,更是衬的丰神俊朗,就连过来催促的张茂则都不由的有些羡慕,若是当年那把刀未曾那么快……
“快快,官家要上朝了。”
“好。”
宋归顾不得臭美,急急忙忙跟了上去,然后……
万众瞩目。
如果说,宋归出现在宫门外,还只是让这些官员有些在意,那么现在,当宋归静静的跟在皇帝身边,充侍卫打扮,便就真的是,万众瞩目了。
就连文彦博等诸位相公,也不由的回头看来。
神色各异。
而宋归,也看到了自己的难……
那几位,
衣衫褴褛,
胡子凌乱的老谏官,上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