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
整个要凝固的大殿,竟枯木逢春一般,活了过来。
“这这……”
有人惋惜不已的按着上翘的嘴角。
“还不快捡起来?”
有人怒吼,却是,连个脚指头都没有挪动。
不是这帮大臣都册上有名,有一说一,以宋归兄长的能力,他还不足以拿到这群京官的把柄,但是,多事之秋啊!大灾刚过,京仓失窃,这俩件事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呢!这要是再一口气处理数百各地官员……
大宋还不得乱成一锅粥?
当然,
这不怪宋归,他真的是被逼的没办法了,都怪这些老谏官,多大人了。
赵祯也是,
眼角都快弯起来了,“没好气”道:“滚,你也给朕去外面跪着去。”
“是。”
宋归灰溜溜便出去了,只是,还不等他跪下,张茂则便追了出来,没好气道:“真跪呐!那儿有偏殿,去哪儿歇歇。”
宋归从善如流……
不一会,
便有下朝的官员,竟然专门绕了过来,与他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话,包拯也过来了,只是,宋归以为包拯会怒骂,却不曾想,他只是问了一句:“可曾留有第二份?”
宋归迟疑了一下,点点头。
他便离开了。
不一会,
赵祯也走了过来,让宋归安稳坐着,也叹了口气:“可曾留有第二份?”
“有。”
宋归急忙回答。
由此也可以看出,有仁宗,有包拯,有富弼,欧阳修这些官员,大宋朝堂还没有烂到那个程度,要真的烂的不得了,还得宋徽宗登基之后,只是,宋归拿出来的时机太差了。
当然,
这不怪宋归。
“这些老货啊!”
赵祯也没有第一时间要着看,只是骂道:“朕今日本来是想让你历练历练,却不曾想,他们准备竟如此充分,相比,这些时日就没想着其他事情了。”
“臣确实慌了。”
宋归这是实话,他并不是什么都能算计于心,最起码,他就弄不懂王素到底要做什么,他这次也确确实实慌了,不过,幸而宋归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差,自己惹事,自己又给圆了回来。
“带在身边了吗?”
“带了。”
宋归急忙将一本旧旧的册子取了出来,解释道:“臣原本是准备俩本都交给您的,只是,这本被雨水打过了,看不真切,所以才另外摘抄了一本。”
赵祯这下是,真的舒服了,忍不住拍了拍宋归肩膀道:“这是你兄长遗物?”
“是。”
宋归低头道:“兄长比我大十四五岁,等我懂事些的时候,兄长已经不幸夭折,那日开封府衙有一贼人……”宋归将这件事讲了一下,然后才继续道:“所以,微臣回去便翻找了一下,只是没有找到,后来还是大雨淹了茶肆,微臣在一株树下发现了端倪。”
赵祯点点头,
顿了一下,
“父母子女尚有不清明处,遑论相差十四五岁的兄弟。”
这便是给宋归定性了,即使你兄长真做了什么,也与你无关。
宋归迟疑了一下,低声道:“嫂嫂侄女也应不知。”
“你啊!”
赵祯点了点他,却没有回答,而是翻开了手中册子,看着,看着便砰的合上,一时间,呼吸厚重如牛,宋归看过这里面的内容……道德败坏者不少……
“呼!”
赵祯呼出一口浊气:“将此物交予包拯。”
“是。”
“对了。”
宋归正要离开,赵祯突然问道:“你可知摩尼教?”
宋归一愣,看向册子:“也是这里面写的吗?”
赵祯盯着他看了一会,没好气道:“你都抄过了你没看过?”“臣那有那么好的记性。”宋归是真没记住那么多内容,他的记忆里还没有从狄仁杰那里盗取太多,但是,他有第三份。
“滚。”
“是。”
宋归又灰溜溜的走了。
第一次上朝,收获颇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