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繁的新房子大门口有一个小房间,是建房时昌繁画图纸特意加上去的,是充当门卫室值班使用的。
现在,门卫室里头正有两个在值班的护卫。
护卫看到过来的吴天宝由张国立带着,张国立是昌繁的左膀右臂,护卫们基本都认识他,马上识相的微笑着问道:
“国立兄弟,你们过来找陈东家吗?”
“嗯,陈东家在吗?”张国立微笑着点点头问道。
“在,在他工作的房间里,直接过去找他就行。”今天值班的护卫是阿财,阿财抬手指了指昌繁的工作室。
张国立和吴天宝径直走向昌繁用来充当工作室的靠近门口的大房间。
俩人一步跨进来,只见昌繁正坐在一张大长桌前,手里面正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
昌繁手里的书是从村医吴大夫那里借来的,是一本比较古老的手抄型医书。
也是一本,在这个年代难得一见的中医药物大全。
昌繁最强的方面是理工科目,农业知识次之,地理政治方面也算略懂,毕竟也受过高等教育。
唯独医学一道,就算是在前世,所掌握的医学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的有限。
所以,一逮着机会昌繁就恶补起医学知识来。
“陈东家你真是好学呀,国立我是真的自愧不如,您在看什么呢那么入迷?”
刚进来的张国立见昌繁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进来,就率先开口询问了起来。
昌繁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放下手上的医书,招呼二人坐下,然后取碗给二人倒水。
在昌繁给二人倒水的时候张国立目光瞄了一眼放在桌上的书本,看到是一本医书,便好奇又诧异的问道:
“陈东家你这看的是医书?你在修习医理吗?”
昌繁把两碗温水往张国立和天宝面前轻轻一放,便笑着随意回答着道:
“闲着没事看一看,毕竟学无止境嘛!咱们碧水湾这里除了吴大夫以外,也就没有人懂得医理了。
而且吴大夫他还时常外出上山去采药,常常也有不在村子里头的时候。
但凡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情况发生,或者有人磕磕碰碰受了伤的话,咱们大家可就只能抓瞎,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张国立是自己人,昌繁有这方面的想法,也没有必要瞒着他,想到啥就说啥。
“嗯,学无止境!这话说的好。”已经相互很熟悉的张国立此刻又对自己的陈东家肃然起敬了起来。
能够时常站在村民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的人,必定就是一位大公无私心胸宽广的人。
这一点,张国立很感动。
他是这里原住的村民,村子里的情况他也最为了解。
缺医少药,这是常态。
接下来,他俩又听见昌繁开口说道:
“这个事情其实我也想早就想跟你说一说了,我就是想问问你看村里有没有聪明脑袋瓜子灵活的少年?
我想你推荐一位,让他先跟着你读书认字,先学一学基本的文化知识。
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就再推荐他跟着吴大夫去修习那行医理,最起码,也能帮助吴大夫打一下下手。
兴许将来,村子里头还能再出一位年轻的医者。
不知道我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合不合适?”
昌繁说着,便坐回到了自己的椅子,等待着张国立的想法和看法。
“这个想法很好啊,我自当举双手赞成,就是不知道吴大夫会不会同意收徒弟?”
“事在人为嘛…!”
“吴大夫一身的本事,他也是一点一滴的学过来的。”
昌繁一脸笑意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