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他们也已经从他手中得知了秦可卿真正的死因,贾珍贾蓉父子,必然会被贺老他们记恨。
贾珍贾蓉父子已经在暗中得罪了一个大势力,想来不久的将来,贾家失势,他们父子定是最先遭殃的。
沉思片刻,贾琮也再懒得去看他们父子的闹剧,往里面走去。
贺老还要他代为祭奠,既然答应了,自然也办到。
来到前院的灵棚前,贾琮从下人手中接过香,在心中默念着替贺老他们吊唁,便算是做完了。
刚上完香,宁府管家赖升亲自领着人,送来五千两的现银给贾琮。
贾琮便向贾珍告辞,说是拿银子去给人家。
贾珍见他提走五千两,咬紧牙关,对贾蓉的打骂声更重了。
虽然贺老说分文不要,但这些木料,确实是人家的,还是得和贺老说一声。
这头贺老和陶老爷也还在等着贾琮的消息。
见贾琮这么快回来,二人更为诧异了,只觉得贾琮办事效率还真快。
贾琮先客气行礼,又说道:
“贺老,陶老爷,晚辈已经在那位小姐灵前,代二位祭奠,同时那些木料,也卖了五千两银子,银子就在楼下,请贺老收下。”
贺老听了,颇为满意,点头道:
“有劳陈公子了,老夫说过的,送那些木料去给那位小姐做棺椁,只当老夫恕罪,若收银子,岂能算赎罪?”
“陈公子既然要价这么多,就当是闻达楼的挣回的利钱。”
贾琮则正色说:
“既然贺老坚持如此,那晚辈再不多言,免得让您为难。”
一旁的陶老爷却好奇地追问:
“陈公子,恕我冒昧地问你一句,你是怎么进去宁国府?又将那些木料卖给宁国府的?”
贾琮笑着回道:
“这个简单,晚辈不似陶老爷你,不能轻易露面,晚辈只需装作是木材商人即可。”
“宁国府贾珍,正头疼去哪买合适的木料,晚辈上门对他说正巧有合适的,自当以宾客对待。”
“也就可以轻松进府了,至于祭奠一下那位小姐,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贺老和陶老爷对视一眼后,皆认同了他这个说法,也就不奇怪贾琮为何能办得如此快了。
又客套了几句,贾琮下了茶楼来,先去找了闻达楼于总管,让他派人来接银子。
同时,也亲自手书一封信,让人送去给薛家。
虽然闻达楼的事情,是他主导,但薛家也是大股东,和贺老他们合作,同时带来五千两银子收益的事情,自然还得知会一声。
其中也说明了风险和好处,以及他自己的看法。
这头接信的人,依旧还是薛宝钗。
得知贾琮竟然主动写信来,薛宝钗杏眸微亮,仔细看了起来。
待看完内容后,眼眸中的亮光更多了,甚至闪现几分敬佩之色。
前不久闻达楼赚得一千两,就已经让薛宝钗觉得非常难得了。
没想到,才过去没多久,贾琮就结识了神秘的大人物,又赚了五千两的银子回来。
这可是净收入,在薛宝钗看来,闻达楼就好像成了一颗摇钱树,同时也佩服贾琮的运气和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