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陈光耀就提着钱,先回到了纺纱厂。
他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暖水瓶厂那边的事情,现在久违的回到纺纱厂,莫名的还有点陌生。
工厂生产线上“轰轰轰”的纺纱声,震耳欲聋。
他提着钱,走到了财务办公室。
老厂长赵宗清和罗会计,果然还是在办公室里。
纺纱厂现在改行,主要做棉纱棉布,销售渠道比较固定,经营状况也比较稳定。
赵宗清和罗会计这两个小老头儿,自然也是提前进入退休状态,每天就在这办公室里喝茶看报。
陈光耀突然回来,一下子还把这两个小老头儿吓得一激灵。
“陈……陈厂长?”
“厂长,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你去市里开公司去了吗?”
“公司卖了。”
“卖了?怎么突然就卖了?”
赵宗清一脸的诧异。
毕竟以他这种老一辈人的角度来看,开工厂也好,开公司也罢,都是一干就是一辈子的事。
哪有随随便便就把公司卖了的道理?
不过陈光耀对于卖公司,倒是有不一样的理解。
陈光耀本身的商业思维,属于现代商业思维。
在传统的经商理念里面,百年老字号才是最赚钱的,做生意就讲究一个长长久久。
但是在现代商业模式里面,根本不存在百年老店这种可能性。
翻坎儿过了零零年。
整个市场都变成了一片充满竞争的商业红海。
百分之八十的私人企业,一般都活不过三年。
想要赚钱,单纯依靠做产品是很难的事情。
毕竟门槛低的产品,大家都会做。
门槛高的产品,研发投入又太大。
想要简单高效的赚钱,就必须学会玩资本。
玩资本有两种玩法。
一种是拉天使投资,找私募基金投资上市。
第二种就是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靠着高利息,吸引一大笔资金,利用资金体量去赚钱。
做生意本身就是赌,越有钱的人就越输得起,自然也就越有概率赚到钱。
当初陈光耀之所以敢空手套白狼,直接借着徐南山的名义,把纺纱厂盘下来。
本质上也是一种对资产重新整合上市的玩法。
事实上,后世许多人眼中,站在金字塔顶端的80年代起家的富豪们,大多都是有原罪的,也大多都有着不光彩的过去。
只是他们成功了,所以他们可以回过头去粉饰自己的曾经,把充满鲜血与丑恶的发家史标榜为自己的荣耀。
许多大企业的老总,刨根问底,其实大多都是当年国营厂的管理层。
他们是一帮脑子转得很快的人。
在其他工人老大哥们还沉浸在铁饭碗的愉悦中时,他们已经在酝酿怎么另开小灶了。
在正面宣传中,这些大企业家,都是在当时各种国营厂亏损严重,工人发不上工资的时候,挺身而出,自负盈亏。
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最终实现扭亏为盈,解决了全厂工人的生计问题。
但是,这些都只是明面上的说法。
相较于那些翻手之间,鲸吞百亿千亿的大玩家们。
陈光耀只是狐假虎威的拿下一间县城的纺纱厂,简直可以说是冰清玉洁的大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