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不识机锋,南宫仙又言:“鳌岛永在,孰已孰未?”
此时已经用上了法音殊胜神通,闻法音如观天道,能不能悟,什么时候悟,全凭一心。
法明心头现出金鳌岛,也知道已是过去的意思,未是未来的意思,这句法音是说,道场永远不变,哪里有早晚呢?
通读佛经道典的法明自然知道无早无晚是佛法中的无差别法,到这里他已经明白这是南宫仙在指点他了。
法明合十礼拜,诚实回答:“道场虽在,法会已去,未闻便是未闻,未得便是未得。”
小和尚意思也简单,我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也不装明白,不扯经典里的故事文字装明白。
对这个回答,南宫仙很满意,点点头,又言:“祈园法会,佛谓须菩提言:‘我无所说,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即是谤佛’;既无所说,当有何得?若有所得,岂无所说?汝若有所得,岂非谤佛?”
小和尚本来怀着诚恳的恭敬心准备跟南宫仙对论机锋,结果到这儿就卡主了,他大脑宕机了,此时此刻,他有所想也不对,无所想也不对。
不会了,完全给他整不会了,一脑子浆糊,支吾半晌不知该怎么说,结果急着急着突然就有所悟,但想表达的时候却又如哑巴吃黄连。
心里有货说不出,这该是多么难受的滋味,见他道基稳固,福缘深厚,南宫仙抬头望向虚空,似乎无心之言出口:“我在佛前,不见如来。”
突然间,法明急切的心停了下来,内心里仿佛有一层无形的网膜消散,一股轻松自在之感油然而生。
内心的一片清明冲散了双目的迷惘,豁然开朗之下,小和尚体放金光,脑后慧光圆明,光晕吞吐间,释放着清净泽润的柔和韵律。
慧光圆明这是禅定解脱,得证阿罗汉的象征,而身放清净泽润的韵律,那就是他的心地品位,说明小和尚不止是禅定得道,也得了心地开悟的大乘道法。
大乘道法本无品阶限制,凡夫能悟入,仙真修士也能悟入,一个是禅定修意识得道,一个是修心地明慧得道,法明是二者皆备。
不过成道后的法明,反而没有多少情绪波动,看起来平静异常,似乎就像吃了顿饭一样随意。
不过那边追过来的魔修却不敢苟同,十几个魔修被一个浑身冒光的小和尚按在地上打的毫无招架之力。
什么混元一重二重,那都没有分别,仅一套罗汉八打就将魔修打的欲仙欲死,不过小和尚却没有动降魔杵,揍了一顿便放他们离去了。
见小和尚得道成真后果然成长不少,南宫仙颔首微笑,虽说佛法中有金刚怒目,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动怒的。
随心所欲不是不可以,但要有个限度,没有限度,那就是魔,正所谓不知止,妄作,凶。
“来来来,贫道予你一物作为成道贺礼。”
南宫仙拿出金光闪闪的混沌钟递给法明,这下可算是给对宝物了,俗话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送和尚金钟岂不是合情合理?
按常理来说,没有特殊因素,混元层次的仙真、罗汉是无法使用灵宝仙器的,但领悟了心地品位后就不一样了。
心地品位领悟的道韵正是世界法则的根本道韵,即便没有得道也能轻微触动法则力量,若是得道之后,那就能勉强催动灵宝。
小和尚刚刚证道,因为原本就有灵宝护身,融炼新灵宝也没那么难,倒也能勉强使用混沌钟的些许威能。
不过南宫仙则顺势把龙鲸也给收为了坐骑,施加了通心符咒就能心念沟通下达命令,又点化其血脉返祖,体型缩小到一丈大小,但血脉却精纯了百倍。
虽然血脉精纯就代表了神通力强大,但成长起来却又会极其缓慢,也就是南宫仙没想长期坐骑,离开大荒界就会放其自由,不然南宫仙都会表示,它能把地球都熬走。
龙鲸血脉精纯之后,可以吞吐天地元气,不饮不食,对它来说可谓是获得了大解脱,飞行于云气之间,如遨游巨海,无忧无虑,堪称自由自在。
盘坐于龙鲸背上,南宫仙也没闲着,感知到小徒弟有危险,赶忙将灵土分身投过去换回端木雅,而灵土分身也终究是在众修士的围攻中自爆湮灭。
端木雅遇险还得从金鳌岛外遁走说起,当日为了引走众仙神,端木雅用符瞬移了千里,虽然远,但还是有人可以追踪到。
强大的修士追踪而去,东方岸他们的压力就少了许多,这才有余力让她们遁回金鳌岛。
没有目标的修士自然又去追踪端木雅了,若非斩仙飞刀的威胁,估计她也坚持不了几天,饶是如此,也被团团围住,陆香都救援不及。
有生命危险时,南宫仙可以即时预知,以前仿着小雅形貌炼制的分身也正好替她一死,这才算是因缘了尽,端木雅的试炼也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