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杨先生所说的这两人是怎么回事?”
朱祁镇呵道。
他有些生气。
原因并不是王振往锦衣卫之中塞人。
而是王振不告诉他。
他再一次感到了朝堂脱离了自己的控制。
就像是当年自己刚登基时一样。
“圣上……这两人确实是奴才的侄子。
但是也是通过正常考核才进到的锦衣卫,并非通过我的关系。
……这是杨阁老的诬陷。
是他要陷害于我啊圣上!”
王振一边想一边说,有些磕磕绊绊。
这事情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还是大意了。
没想到杨士奇竟然公然之下拿这个事情说事。
“老臣诬陷你?二个只会点三脚猫功夫的地痞流氓竟然一入京城就成了正四品往上的官吏?
这样的进步速度可是让天下人羡慕啊!”
“要是让那些埋头苦头几十年还需要等待候补的进士们听到,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
“会不会认为我朝的科举制度就是个摆设?
会不会认为朝廷不公?
会不会认为读书无用?
会不会认为真正能决定用人的还得是你王公公啊?”
杨士奇紧紧逼问着。
七十多了声音还是那么的洪亮。
眼神还是那么的犀利。
直叫王振抬不起头。
只要是没了软肋的杨士奇那便是这朝堂最不可忽视的力量。
“那么老臣试问王公公,这天下到底是圣上的天下,还是你王振的天下?”
这句话一落。
王振吓得两股战战。
之前再怎么,他都可以随便。
都可以镇定自若。
但唯独这个事情他不敢承认。
也不敢无动于衷。
别看他现在风光无限,甚至可以跟文官们掰掰手腕。
但是说到底也不过是狐假虎威,得借着圣上去办事,他也就是个家臣,没有任何的权力。
这不是汉朝和唐朝末年。
“圣上!杨士奇这是胡说,奴才怎么敢跟圣上您相提并论?
杨士奇他这属于是狗急跳墙,自己身上的污渍洗不干净,就想往奴才身上甩。
他这是想拉奴才下水啊!
还望圣上明鉴。”
王振开始疯狂的辩解。
甚至开始直呼杨士奇的大名。
要知道在朝堂之上不管看杨士奇多不顺眼的人,都得称一声杨老。
就连皇帝也得称一声先生。
从宣宗继位的时候开始。
杨士奇多少年没听过有人叫他的名字了。
“是与不是,事实都摆在这。两位地皮流氓也确确实实入朝为官了。
老臣所说的这些可是有所证据。
不像是王公公扯东扯西,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编造出的东西。”
王振此刻决不能相让。
他恶狠狠的冲着杨士奇,似有所指的说道。
“杨士奇你不要觉得事情掩盖过去了,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我告诉你,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就算你做的再周密,也会有遗漏的地方。”
两人嘴上的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见再不控制便会完全失控。
朱祁镇只能适时的阻止了这一切。
“好了。这是商量事情的地方,不是供给二位先生打嘴仗的。”
“有证据的事情讲,没有证据的事情便不要再说。
至于王先生所说的重典以御下朕会好好考虑。但是朕也要你对王山和王林的事情给朕一个解释。
剩下的便不必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