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面子上又是另一回事,得给胡大尹台阶下。
“况且小人是将作监的吏员,不敢占据提刑司和中都府的名额,请大人三思。”
“有功得赏,这是朝廷的规矩,不过你说的对,就算给,也应该给将作监的名额。”
胡大尹拿起笔,写了两份公文,其中一份盖上自己的印记,另一份却没有盖。
“正好本官也暂时担着将作监的差事,这是你头名的文书。”
“还有,现在将作监人手缺的厉害,上一个掌印吏也在牢里关着,你暂时去掌印吧,顺手把印给这文书盖上就行。”
“谢大人抬举。”
一阵激动涌上心头,卫沧强装镇定,伸手接过两张公文,向着胡大尹鞠躬行礼。
别看这只是两张薄薄的纸,这两张公文,至少可以省去卫沧十几年苦功!
而掌印吏则比较特殊,相当于吏人之首,整个部门的吏人都归掌印吏管,要不然也不会有掌印之名。
在将作监进去一大批人的背景下,掌印吏约等于将作监二把手。
但最重要的是吏人出职的头名。
在大郯这种阶级社会,几乎所有底层人的梦想都是披上官袍。
有了官身,就相当于鲤鱼跃了龙门。
卫沧这样的小吏想要由吏转官,吏人出职便是最直接的一条路子。
吏人出职的主要依据是为吏的年限和功绩,即所谓“年劳”。
标准有两个,一个看吏人升为头名之后的年限,一个看吏人任吏职的总年限。
这次直接给了个头名,相当于胡大尹给了他一块敲门砖。
再只要熬够一定的工龄不犯错误,卫沧就可以出职做官,不用费劲巴拉再去熬考核的资历。
虽然心中颇为喜悦,但是卫沧还是要装出一幅宠辱不惊的样子,免得给这位代理上司留下过于轻浮的印象。
正在这时,前去领人的差役回来了,只不过是扛着担架回来的,担架上还盖着块白布。
“大人,镇狱急报,那些押送的兵丁都死了。”
差役的话好似一声惊雷,震得大堂内外好似死一般的寂静。
还没等他们说什么,差役便伸手掀开白布,露出下面一具死尸。
看见死尸的兵丁装扮,只听两声碎响,胡大尹和蔡公公手中的茶杯都被他们生生捏碎了。
过了一会儿,上面两个官员依旧没有说话,却是卫沧先打破了沉默。
“一口气死这么多人,恐怕这是有人蓄意灭口。”
按照身份,卫沧的行为有点逾矩,但是现在没人关心这个。
“将昨晚值班的狱卒都给我叫来。”
胡大尹面沉似水,强压着怒火沉声吩咐道。
不一会儿,一队狱卒就从外面被带了进来,后面还有差役抬来几张桌子,上面摆放着碗碟和十来个空了的小酒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