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藏国,皇城,朝堂大殿。
今日,地藏国国主仍旧未上早朝,但他传出的一条圣谕,却让文武百官彻底炸开了锅。
谕旨上传令,从今日起,地藏国皇城打开各处城门,放难民进城,并大开粮仓,进行赈灾救援。
圣意一出,反对声不绝于耳。
其中反对之声最响的就是户部尚书陈行知。
国库内的粮食到底还有多少,地藏国国主或许不知,作为户部尚书的陈行知却一清二楚。
连年洪灾,加之苛政赋税,国库中的存粮早已所剩不多,供应皇城内的百姓尚且不足,近日来皇城内飞涨的粮价便是佐证,哪还有余粮再去赈济难民。
可以预见,如果将难民放入皇城中,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因饥饿失去理智的的难民,将会疯狂抢夺城内百姓的口粮,到了那时,整个皇城再无宁日,没有任何补救的办法。
地藏国国主的这道旨意,非但不是在救人,反而是在杀人,让更多无辜之人为了这场“天灾人祸”进行陪葬。
以往,国主虽然荒淫无度,臣子们尚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他这次的昏招,极可能让整个地藏国陷入灭亡,数百年国祚毁于一旦。
坐在皇帝位置上的是身体虚弱的四皇子,国主多日不曾上朝,便将他推到了台前。
此刻殿内,以户部尚书为首的大臣,黑压压的跪倒一片。
四皇子天性胆小,从未见过这种场面,面对臣子们的谏言,他听不懂所言何意,更不知如何处理,瘦弱的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陈行知看到四皇子这副孱弱的模样,心里清楚这是国主的缓兵之计。
既然如此,他陈行知就要加上最后一把火,一定要将国主逼到台前。
在坚硬的地面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陈行知声泪俱下,哀声道:
“治国如治病,臣子之谏如良医药方。如今地藏国顽疾难处,已是病入膏肓。
而陛下却讳疾忌医,视臣子进谏为害人毒药。
国之灭亡,已近在眼前。
若陛下不能悦纳良策,祛除国家弊病,使国泰民安。
臣,愿与地藏国同生共死,祈求陛下成全。”
陈行知这段话情真意切,将殿内大臣的救国之心全部点燃。
情绪瞬间爆发,若地藏国国主仍不出面回应,马上就要有人撞死在大殿之上,以死进谏。
就在此时,大殿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声音不大,落在众人耳中却如同天籁,声音来自皇位的后面,从位置上判断,来人很可能就是地藏国国主。
嚎哭臣子也暂时止住了哭声,静待来人的出现。
又过了一会儿,国主瘦弱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众位臣子面前。
与之前相比,国主的身材仍然瘦小枯干,但此刻却是神采奕奕,状态极佳,丝毫未被地藏国的内忧外患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