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给!”章权从怀里掏出碎银子递了过来。
摊贩将信将疑的接过银子,直到将银子拿到手中之后,他的脸上才有了笑意,这么多人吃肉包子,他要发了!
掂量了一下章权给的碎银子后,摊贩更是喜的嘴巴都咧了起来,这碎银子,最起码得有一两重,他将银子攥的紧紧的问道:“客观要多少肉包。”
章权回道:“有多少上多少!”
跟过来的军士都没到五十人,章权自然大气的很,给摊贩一两银子足够了。
“好嘞,诸位客观,我这就给诸位上包子。”
摊贩速度飞快的又回到了自己的摊位上,殷勤的招呼着众人坐下歇息,然后自己在笼屉前忙碌起来。
趁着这空档时间,章权掏出纸笔,让军士们都围拢了过来。
“诸位叔伯,吃肉包之前,我先问一些问题,还请诸位叔伯如实相告。”
“小公子你随便问!”周老三拍着胸脯说道:“若是有哪个畜生敢隐瞒,我周老三第一个不答应!”
“小公子尽管问,只要我们知道的事,绝不隐瞒。”
“对,绝不隐瞒,小公子尽管问!”
众多军士也纷纷表态,他们才不在乎章权问什么,只要问完之后给肉包吃就行。
章权摊开纸张,将毛笔沾满了墨水,然后与众位军户交谈起来,他问的问题倒也不难,军士们都能回答上来。
不过一刻钟之后,章权就已经写满了好几张纸。
根据这些军士们所说,再结合自己的记忆,章权也算是对大明朝的军户制度有了一些深入了解。
这大明朝所有的军户都是子承父业,役皆永充,很少有人能改变自己的军户身份,
每户军户除了要出一名正丁去卫所当旗兵,还需再出两名余丁,其中一名随着正丁去卫所,辅助正丁在卫所中屯田生产,另一名余丁留守原籍,在原籍种田,供给正丁。
除此之外,还需一名继丁,作为正丁的补充,若是正丁战死或逃亡,这名继丁便会直接转为正丁,继续在卫所当差。
不过军户的待遇倒也算不得差,大明朝规定军户可免三顷地的杂役税,而且军士还享有月粮和行粮。
月粮每月供给六斗至一石,行粮则是军士出征或有其他差事时发放的粮饷,每月可得三至五斗。
除了免税以及粮饷之外,大明朝还会发放冬衣、夏衣等福利,不一而足。
如若真按着这些规定的话,大明的卫所制怎么也不会崩坏,可惜,这大明朝的肉食者却是生生将制度渗透成了筛子。
官员们私役正丁、余丁,克扣粮饷,甚至有些卫所军官还侵占军士田亩,自己成了大地主,将自己手下的军卒只当做仆役,如驱牛马,无丝毫体恤之心。
当真是烂透了!
章权心里有些苦涩,他看着这些军士,手中的笔墨似乎重若千钧一般。
军士们此时正欢快的啃着肉包,有些有心的军士,还不忘给自己的衣服里悄悄藏上一两个肉包,给自己家人带回去。
摊贩忙的满头大汗,店里别说是肉包了,就算是馒头也被这帮糙汉子吃的差不多了,在军士们的一声声催促声中,他包包子的手速都变快了许多。
章权又拿起笔在纸张上写了起来。他最后总结道:“军士之苦甚,住无衣食,病无医药,死无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