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接着对伏羲和女娲说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一个人如果专心自己的学问,会每日都有进展,如果为道为公,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损之又损。以至于自己最后变成无为了。好像自己的成就什么都比不过别人,但也正因为自己对自己看起来无为,对天下事,集体也就没有什么不可为的,这样的人不会做出危害天下的事。反之,如果一个人有私心,必定会危害天下,反而不能够让他得到天下,不然后患无穷。”
女娲和伏羲这时候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们也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心想:你说的我们都懂,但是他们不懂,跟我们说也没有多大用处。天天被他们搞得焦头烂额。
太上老君一看,便已知原因。他说道:“你们安排他们认知学习,让他们增长见识。等他们长大有了远见,自然就会跟你们一条心了。我们传授你们一点法术,让他们心生畏惧,形成威压。稍有忌惮,保持分寸,不会恣意妄为。”
然而,太上老君再一次的将心比心,让他再一次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知,他开始怀疑,人性是不是随着知识的增长,欲望也会越来越深。当然,这也是后来他在一一修炼中才渐渐明白的,这就是所谓的红尘劫。
时光流转,有的人在学习逐渐领悟太上老君所传授的道理,开始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为集体的利益着想。
在这个过程中,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教导。他们意识到,仅仅传授知识和道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实际的行动和引导,让人们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些理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些曾经自私自利、争强好胜的人,大量减少,大部分学会了为集体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那些原本就具有善良和正义之心的人,则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定和成熟,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社会逐渐向正常方向进化。
天上老君在目睹一切之后,心中明了使命已然达成。此后,是走向和平,还是陷入纷争,是拥抱幸福,还是迎来战乱,这一切都将取决于人类自身的抉择与造化。
在临行之前,天上老君又转头面向伏羲和女娲缓缓说道:“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其意思便是圣人没有私心,需将自己的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如此这般,才能够真正地担当好父母官的职责。唯有如此,百姓才会有机会去关心这个领导人、关心这个团体,如此一来,便会呈现出一片文明之象,仿若一个和乐融融的大家庭一般。
说完这些之后,天上老君紧接着又传授给了女娲和伏羲一些神仙之道的,以用来保护自己和威压用心不良的人群。随即,其身影便消失不见,眨眼间便回归到先天道山之中继续修炼去了。后来伏羲和女娲也凭借这些神仙之道修炼成圣了,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这里有诗为证:
太上老君临凡间,纷争战乱欲弭安。
解析玄理劝群氓,知足常乐乃靖闲。
人群嘈切起波澜,私欲膨涨意未阑。
团结之训启深思,困境当前心忧煎。
老君复言公私分,拉帮结派祸相牵。
众人缄默渐散焉,领袖无奈长嗟叹。
传授知识理渐悟,贪欲渐敛私心迁。
社会演进渐循常,师命告成老君还。
神仙之道传圣贤,修炼成圣遗后言。
人间轶事多舛折,智慧辉光永流传。
……欲知后诗如何,静待下回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