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买点面粉和豆腐吧,这两样可是必不可少的,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买,你们觉得怎么样?”唐丹看了两人一眼,随口问道。
赵强没说话,看向张维民。
张维民一路上都在观望中,看看这里,看看那里,总觉得看不完一样,听到唐丹的问话,这才反应过来,于是便说道:“都可以吧,反正我们过年不挨饿就行了,其他的,你看着办。”
听了张维民的话语,唐丹顿时觉得有点后悔问了,这问了等于白问,这两人,一个不知道拿主意,一个不想拿主意,一点建设性的意见都没有,都不知道带他们出来,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一路上,唐丹都在数着王向阳交给自己的钱,也不多,就十块钱。
而这十块钱,就是急诊科这帮人,过年自己加餐的伙食了,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这十块钱怎么花,倒还要真的思考一下啦。
十块钱,大概就是一个成年人一年公分的十分之一不到吧,过年了,王向阳也知道,得让大家吃点好的,虽然医院食堂也有供应,但是,加不加餐,加了些什么,那就是这个科主任的想法了。
一年到头干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就是为了过个年,而且还是在医院过年,尤其是这些知青们,总得让他们稍微感觉到,医院也是他们的一个家,虽然没有自己家那么温馨,但是也会该有的有。
张维民几人走在路上,很多人都趁着过年前,把一些家里种植的作物卖一些,好换做钱去买其他的过年物资。
什么萝卜啊,大米啊,小麦啊,地瓜啊,路上随处可见,卖了这些东西,就可以拿钱去准备年货了。
只可惜,没在家里,有些场景是见不到了。
比如过年,就要杀猪,杀一头猪,就可以分肉了,要是有多余的,还可以烘干成腊肉,这样储存的时间就更久了,也能在关键的时候拿出来备用。
其实,在张维民来中心医院培训之前,大队长陈勇贵还特意跟他说过,要是可以的话,过年的时候看能不能回去,大家一起过个好年,今年的猪杀了,他们几个知青也有份。
陈勇贵是提前知道政策的,基本上县里知青办的消息,他也多少知道一些,这两年分配下来的知青,最少也要两年才能回去一次,有的地方执行严格一些的,甚至要四年才能回去一次,而且回去也只能说是探亲需要才能回去的。
了解到这个政策,加上对张维民态度的转变,陈勇贵有时候也不免有些担忧,这些年轻的娃娃,抗不扛得住啊,当然了,张维民肯定是个例外,陈勇贵对他没有丝毫担心。
但是陈勇贵担心的是,张维民这个心思沉稳,有能力挑大梁的主力军,这个春节可能又回不来了,其他的这些知青,男的女的都有,就感觉没有一个主心骨一般。
张维民走的这一个月里面,其他的知青就连话都少了一些,只是机械地跟着其他的社员们劳动,然后日复一日。
马上快过年了,哪怕是张维民,心中也不免生出一丝家乡之情,何况其他的知青呢,每个人似乎都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探亲,虽然也才分配下来不久,但是基本上每个人,都在用手指头数字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