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为什么不把他们留下?诸葛亮不好说,但是徐庶的话,你应该是能够留下来的吧?”
在吕玲绮看来,以学生身份待在朱里身边的诸葛亮的确不好挽留,可徐庶却是直接加入的,把他留在汝南一段时间,然后向曹操申请调令就行了。
朱里看了吕玲绮一眼,又看了看并未关上的书房门扉,用仅有她们三人能听到的声音道:“唉,我知道大个子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但我只能告诉你们,这事可远没有你们看的那么简单。”
“为什么?”
吕玲绮甚至不解的反问道。典韦倒是隐约产生了一种感觉,若有所思的模样。
“我在汝南待了好几年,那几年中我个人的名望在汝南逐渐增长,于是就先后有曹丕、曹莹在我身边待着。”朱里解释道:“主公他不可能放心我这么一个“外将”一直在一个地方待着的,或者说全天下的主公都一个模样。”
“在这么一个天下战乱四起,几乎没有一个诸侯可以保证说自己可以稳定的坚持到最后。在这样的情况下,比起外敌,他们更怕的是祸起萧墙。”
“唔..这么说吧。如果我还在汝南,然后主公一直派人来催粮,我又无粮可出了,上述了情况后却依然得不到理解,在那样的情况下...能明白吗。”
“原来是这样。”
典韦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诶?这种只有我不懂的氛围是..”
吕玲绮一脸茫然,她还没懂。
典韦代替朱里进行了解释,道:“你小时候有没有过被冤枉的情况,比如..家里坏了某一样东西,明明不是你弄坏的,但你的父母就是一口咬定说是你弄坏的。”
“呃,这个嘛..好像还真有过...”
不论多么富贵的家庭,只要孩子不是个安静的学习分子,似乎都有过一样的经历呢。
“就是这个意思了,你当时肯定很生气,很愤怒,但又无可奈何是吧?”
吕玲绮颇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典韦见状,继续说道:“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果你父母再冤枉了你的话,你已经完全有了反抗的能力了。”
吕玲绮猛然一怔,迷茫的双眼恢复了清明。
“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了。”
朱里耸了耸肩,没有对典韦的话进行补充说明。
乱世远远还没有到快结束亦或者陷入相对平稳的僵局这种情况,比起外患,最让主君担忧的反而是内忧。
朱里在汝南的名望很高,即便大多数人连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但她的威望却是足以落实到每一户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以曹操必须要与河北的袁绍及先前的江东孙策做出胜负为前提,他肯定会把不是自家人的朱里调离汝南的。
老实说,能够让她带本部迁移都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如果她再申请调汝南的一众旧部过来,在曹老板的眼里,就差明目张胆的说出那两个最为禁忌的词了。
“你也挺不容易的呢。”
吕玲绮理清了思路,颇为惆怅的道。
现在的朱里就是那个可能会被冤枉的孩子,而她又不能反抗,只得默默的将苦果咽下。
“所以你要多读书才行啊,争取成为能够帮我排忧解难的那个人啊。”
朱里虽是无奈,但也不太在意。
事情都到了这一步了,还能怎么办?
“那还是算了,”吕玲绮当即表示了拒绝,并且道:“你不是还有个养女在吗,她的年纪小,可以培养的。”
“那就拜托你这个养母去教导她了?”
朱里也不甘落后的噎了她一句。
“为什么我不是养父啊。”
“那肯定我才是啊。你别忘了,是我给你爹下的聘礼,不是你爹给大个子下的聘礼。”
“…”
典韦看着忽然就从悲伤的气氛走出,继而陷入了小孩子争吵的两个小姑娘,无奈的扶着额头叹了口气。
顺带一提,虽然朱里只是出于心中的善念或是圣母心,答应给袁术留一个年纪最小的孩子,并且在得知是个女孩后承诺自己会尽最大努力让他留后(招上门女婿),但在外人看来,她就是袁瑶的养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