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这没完没了的耗下去,着实熬人。
.....
【明朝的外交政策是以“宗主”自居的朝贡外交。】
【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
【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
【前来朝贡者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与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
【第二类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中国风采的各国君主贵族;】
【第三类是以贡使身份来华贸易的商人。】
【永乐三年(1405年),由于贡使日多,朱棣下令重置洪武中废罢的市舶司。】
【为了与各国来人交流,同时还设置了四夷馆。】
【四夷馆专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四夷馆下设有朝鲜、日本、安南、暹罗、鞑靼、满剌加、畏兀兀、琉球8个馆。】
【要求馆内工作人员熟悉外语,以利于接待时的相互交谈。】
【同时设会同馆接待外国使臣。】
【永乐时期,共有4个国家的国王先后7次来访,共有来华使节318次。】
【其中,浡泥国王、苏禄国王和古麻剌朗国王在死后均葬于中国境内,其陵墓至今犹存。】
【这种情况是历朝历代都不曾见过的。】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永乐年间的海外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古代中外元首外交的先例。】
......
西汉,汉武帝刘彻时空。
对此,老年汉武帝傲娇的说:“哼,没啥了不起的,朕的汉军,也抓了很多外国国王回长安。”
......
大唐,唐太宗李世民时空。
对此,李世民感觉毫无波澜,看着台阶下“能歌善舞”的突厥大汗。
朱棣你那不算啥,这个跳舞的突厥大汗,前几年还大军压境呢。
现在呢?还不是乖乖给朕跳舞了。
不管是哪国?朕的唐军一到,就会变得“能歌善舞”起来。
.......
【明朝初期以婆罗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
【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
【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自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
【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和平交流。】
【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在七下西洋过程中,郑和船队一行亦秉承永乐皇帝严守道德、正义原则。】
【恪遵明成祖“民胞物与,泛爱万物”的具体任务。】
......
大秦,秦始皇嬴政时空。
“没想到这个世界,竟然如此广阔。”
“这明朝的船队竟然走得如此之远。”
始皇帝嬴政一边感慨着远方居然还有那么多国家。
一边琢磨着一件事,你说,这远方会不会真有长生不老药呢?